城镇化背景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PDFVIP

城镇化背景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镇化背景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

第l8卷第2期 中共 中央 党 校 学报 Vo1.18.No.2 2014年4月 JournalofthePartySchooloftheCentralCommitteeoftheC.P.C. Apr.,2014 城 镇 化 背 景 下 社 会 公 平 保 障 体 系 建 设 的 国 际 经 验 及 其 启 示 孙祁祥 锁凌燕 郑 伟 (北京大学 经济学 院,北京 海淀 100871)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传统城镇化快速推进并取得了显著进展 ,但这个进程却因为显失 公平而失去了持续的根基,这其中有发展阶段的原因,但更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传统城镇化模式下 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发展的滞后。在新型城镇化过程 中,必须高度重视 同步推进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和社会保障体系为核心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设,避免陷入 “中等收入陷阱”,并保持中国经济的长 期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新型城镇化;国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D632.1:F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14)02—0046—08 许多社会不平等问题。因此,相对于传统城镇化,新型 一 、 引 言 城镇化就是要以人为本,推进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 自 2013年l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特别提出,要把推 然历史过程。因此,它也 自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进农业转移人 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 一 个必经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镇化进程 推进农业转移人 口市民化 ,就是要促进有能力 明显加快,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13年底,按常住人 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 口有序实现市民 口计算,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基本达到世界平 化。对于 “市民化”,可以有多种解读 ,但我们认为其 均水平。但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 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让农业转移人 口享有 题是传统城镇化以“物”为主体,比如把 “圈地造城”当 与市民同等的 “社会公平保障体系”①。经验告诉我 作城镇化的主要任务,而没有以人“”为核心,由此造成 们 ,如果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保证权利公平 、机会 收【稿 日期】2o14—02—27 基【金项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 目“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研究”(13ZD042),国家社科基金青 年项目“中国养老保险制度 “参量式”改革效应评估及政策”(11CJY108)。 作【者简介】孙祁祥(1956一),女,湖南长沙人 ,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锁凌燕 (1980一),女,甘肃徽县人,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教授。郑 伟(1974一),男,福建福州人,经济 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①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从最广义的理解来看,它涉及公民的政治、经济 、社会 、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公平 保障体系。但从中国现实国情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出发,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最重要的内容包括 “两个体 系”:一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 险、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等)。这两个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有助于消除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精神层面的 “剥夺感”、提升公平正义 感 、提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 46 公平和规则公平的制度体系,如果社会公平正义原则 但是,在 1984年通过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 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社会经济资源就会更多地向精 革的决定》、特别是1992年通过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