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青少年禁毒预防教育知识读本_精品.docVIP

黄埔区青少年禁毒预防教育知识读本_精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埔区青少年禁毒预防教育知识读本_精品

黄埔区青少年禁毒预防教育知识读本 一、毒品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毒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2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种类 毒品的种类很多,范围很广,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   1、从毒品的来源看,可分为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和合成毒品三大类。天然毒品是直接从毒品原植物中提取的毒品,如鸦片。半合成毒品是由天然毒品与化学物质合成而得,如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合成毒品是完全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造,如冰毒。   2、从毒品对人中枢神经的作用看,可分为抑制剂、兴奋剂和致幻剂等。抑制剂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镇静和放松作用,如鸦片类。兴奋剂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如苯丙胺类。致幻剂能使人产生幻觉,导致自我歪曲和思维分裂,如麦司卡林。兴奋剂是加速和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使人处于强烈亢奋具有成瘾性的精神药品。 3、从毒品的自然属性看,可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的药品,如鸦片类。毒品中的麻醉药品主要包括鸦片类、大麻类、古柯类;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如苯丙胺类。 (三)我国的禁毒方针 我国的禁毒方针是: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 “四禁”就是严禁吸食、注射毒品;严禁种植罂粟;严禁走私和贩卖毒品;严禁制造毒品和非法买卖、走私、运输易制毒化学品。 (四)法律涉及毒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有哪些? 法律涉及毒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有如下10种: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 (2)非法持有毒品。 (3)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 (4)非法运输、携带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材料或配剂进出境,或者在境内非法买卖上述物品。 (5)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 (6)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物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 (7)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 (8)吸食、注射毒品。 (9)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并出售毒品。 (10)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管制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强制隔离戒毒是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帮助戒除毒瘾的一项重要措施。《禁毒法》规定,对于拒绝接受社区戒毒,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等情形的吸毒成瘾人员,由公安机关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二年。 在吸毒者中,由于无知、好奇、被他人引诱而吸毒的青少年的比例最高。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别是非能力差,不易抵制毒品的侵袭,加之对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最易受到毒品的侵袭。因此,对青少年进行远离毒品的教育是禁毒预防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2、不要放任好奇心以身试毒,一试必付出惨痛代价。试一下将会悔恨终生。 3、不要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遇有亲友吸毒,一要劝阻,二要回避,三要举报。 4、不要听信吸毒是“高级享受”的谣言,吸毒一口,痛苦一生。 5、不要接受吸毒人的香烟或饮料,因为他们可能会诱骗你吸毒。 6、不要虚荣,以为有钱人才吸得起毒。吸毒是一种愚昧可耻的行为。 (三)青少年对吸毒理解的误区?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单纯无知,有强烈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判别是非能力不强,抵制毒品侵害心理防线薄弱,对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容易上当受骗,陷入毒品的万恶深渊: 一是轻信一次不会上瘾。好奇心理促使部分青少年误信谣言尝试吸毒,轻信新型毒品“不上瘾,无危害”,但众多吸毒者的亲身经历是“一日吸毒,长期想毒,终生戒毒”。 二是“免费午餐”惹的祸。几乎所有吸毒者初次吸食毒品都是接受了毒贩或其他吸毒人员“免费”提供的毒品。此后,毒贩再高价出售毒品给上瘾的青少年。 三是轻信吸毒可以减肥。毒贩经常向青少年吹嘘毒品的好处,称可以治病,还利用女青年爱美的心理编造“吸毒可以减肥”之类的谎言,实际情况是吸毒损害大脑,摧残意志,影响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功能,降低人的免疫能力,引发肝炎、艾滋病、肺结核等疾病,是病态的面黄肌瘦。 四是误认吸毒为时髦,毒贩们鼓吹“吸毒可以炫耀财富,现在有钱人都吸毒”、“吸毒是时髦”等错误观念,而部分青少年关注潮流,追崇时尚,往往会被这些错误的观念所左右,走上吸毒――强制戒毒――劳教戒毒这条路,不光吸尽家产钱财,也毁灭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五是误认新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