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推荐】江苏省启东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外)(十四) Word版含答案.docVIP

【备课推荐】江苏省启东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外)(十四)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备课推荐】江苏省启东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外)(十四) Word版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课外)课后练习(14) 1. 苏 幕 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词的上片作者写到了哪些景物,试分析这些景物的特点。 (2)如何理解下片中“明月高楼休独倚”所表达的感情。 2. 至分水戍? 骆宾王 行役忽离忧,复此怆分流。 溅石回湍咽,萦丛曲涧幽。 阴岩常结晦,宿莽?竞含秋。 况乃霜晨早,寒风入戍楼。 [注]①本诗为诗人早期作品,诗人入京应试,结果名落孙山,乃出西京,至分水岭,然后告别中原南下。②宿莽:经冬不枯的草。 (1)诗歌首联即点明“离忧”,诗人为何“离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 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从结句“别有天地非人间”看全诗,诗人陶醉的“碧山”是怎样的世界?从中看出诗人崇尚的是什么? 4. 唐多令 惜别 吴文英①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②长是,系行舟。 注:①吴文英,号梦窗,宋人,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晚年困顿以死。 ②漫:空,徒劳。 (1)“燕辞归,客尚淹留”主要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2)结合全诗回答,诗人的“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5. 临平①道中       道 潜  风蒲猎猎②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注:①临平:临平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东北。 ②风吹蒲草发出的声响。 1.有人说:诗是动态艺术,画是静态艺术。请举例分析本诗是如何体现“动态”的。 答:                                                                        2.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6.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 (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 7. 商调·黄莺儿 赠燕 [清]张漸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2)散曲中 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 8. 华清宫①(其三) 崔 橹② 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日秋声渭水滨。 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雨如尘。 注:①华清宫,唐朝行宫,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行乐处。②崔橹:晚唐诗人。 1.诗的前三句,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这首诗的结句在表达技巧上很有特点,请从两个角度加以赏析。 答: 9. 晓 行① 张问陶 人语梦频惊,辕铃动晓征。飞沙沉露气,残月带鸡声。 客路逾千里,归心折②五更。回怜江上宅,星汉近平明。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由汉阳入帝都途中作。②折:萦绕。 (1)本诗描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第二联“飞沙沉露气,残月带鸡声”。 10. 子规 吴融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1.这首诗的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