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兰陵县东苑高级中学高三二轮复习 诗歌鉴赏 景物 事物形象导学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
◎主备人: 授课人: 课型:复习 课时编号:00
专题 第一部分 诗歌鉴赏 考点(知识点) 鉴赏诗歌形象——景物及事物 考纲要求 ⑴掌握鉴赏景物形象题型的技巧
(2掌握诗歌中景物形象
(3)掌握事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考点解读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所以我们在鉴赏景物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命题揭秘】 在高考中,鉴赏景物形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提问形式:
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
2.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景物的?
3.这首诗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什么画面?是如何展示的?
物象,指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赋予事物以人格化。从全诗来说,即以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或托物言志。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1、【事物形象分类】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2)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
2、【命题揭秘】 在高考中,鉴赏事物形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提问形式:
(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事物形象?
(2)请结合诗歌分析这首诗中事物形象有何特征。
(3)诗人塑造事物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考情分析 考查的形式主要是主观题。 课堂目标 鉴赏诗歌的景物及事物形象。 【自主复习案】?一、回顾文本
1.了解识记本文所涉及的文学常识。
①涉江采芙蓉:
②归园田居(其一):
2.默写《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二)中的名句9个
二、知识整理
看市编学案107页的考点精析
背诵市编学案107—112页的附表:景物形象及事物形象
三、文本引领
(1)找出《涉江采芙蓉》中的景物。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找出《诗经》两首中的物象,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事物形象?诗人塑造事物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四、方法总结
1、学生根据答题思路总结方法
2、看市编学案108—109页方法归纳及答题步骤
【合作探究案】
一、对接考点,重点突破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①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 ①吴松:即吴淞,江名。
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答:
2. (2012·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 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课堂达标案】
1.完成市编学案P108“对点训练”
2.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了解学情。
3.师生互动点评。明确答案。
4.学生自评,修改完善。
【补偿练习】
①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碧玉箫 关汉卿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这首小令的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②阅读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四时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儿女各当家”是指:
2.第一 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③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10 古典诗歌鉴赏(第05期)-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
- 专题11 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第03期)-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
- 专题11 古代诗词鉴赏、文学常识与名言名篇(教学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
- 专题10 图表与文字转换(教学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
- 专题12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教学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
-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第03期)-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
- 专题13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教学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
- 专题14 传记类与新闻类文本阅读(第03期)-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
- 专题14 传记类与新闻类文本阅读(第05期)-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
- 专题14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科普文章(教学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