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幸福感知识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幸福感知识介绍.ppt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汪 明 wangming67@126.com QQ:34534973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知学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论语·雍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韩愈 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乐正克 《学记》;幸福,是教师通向成功的第一步。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仁者爱人》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高震东 ; 日子已经过得不错了,却谁都怀有不满,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矛盾。 ——《时代周刊》(美) ;引子:反差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孟子·尽心上》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 在所有一切有益于人类的事业中,首要一件,是教育人的事业。 ——卢梭(法国)《爱弥儿》;老百姓对教师的普遍印象: 一年两次长假、工作稳定、工资不欠,学生考得好还有额外的奖金,有的还能以辅导的名义搞点小创收。 ;一、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偎依在妈妈温暖怀抱里的温馨; 幸福,是依靠在恋人宽阔肩膀上的甜蜜; 幸福,是抚摸儿女细嫩皮肤的慈爱; 幸福,是注视父母沧桑面庞的敬意。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 ???;;有人说过:“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写的,它只能体会,体会越深就越难以描写,因为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实的汇集,而是一种状态的持续。”幸福不是给别人看的,与别人怎样说无关,重要的是自己心中充满快乐的阳光,也就是说,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别人眼中;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愉快的,使人心情舒畅,甜蜜??乐的。 ;幸福就是当我看不到你时,可以这么安慰自己:能这样静静想你,就已经很好了。幸福就是我无时无刻不系着你,即使你不在我身边。 幸福就是每当我想起你时,春天的感觉便洋溢在空气里,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幸福:就是不管外面的风浪多大,你都会知道,家里,总有一杯热腾腾的咖啡等着你。 幸福就是当相爱的人都变老的时候,还相看两不厌。幸福就是可以一直都在一起,合起来的日子是一生一世,从人间到天堂…… /ywbd65.htm;;祖先对于幸福的理解: 幸,吉而免凶也。 ——东汉·许慎《说文》。 非分而得谓之幸。 ——孔鲋 《小尔雅》 福,祐也。 ——东汉·许慎《说文》。 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按,本作祜也。祜,助也。 ——《说文》;;;我们这个时代,许多教师为什么很难感受到幸福?;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教师职业自身缺乏激情可能是原因之一: 教师被称为“三清居士” 清高的性格。 清贫的生活。 清“闲”的工作。 ???; 教师职业倦怠可能是另一个原因 职业倦怠:教师在长期工作压力情境下,逐步形成的一种情绪耗竭、去人性化、成就感低落的现象。 ——《教师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十年以上教龄的老师,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一些感觉: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逐渐消失了,桃李满天下的希冀淡漠了,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不再视上课为享受,原先可爱的学生似乎都变得令人生厌;甚至有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 ——伍新春《教师职业倦怠预防》;;小学教师倦怠水平人数及百分比;梅敏君:教师工作倦怠的人口统计学分析(2007);教师工作倦怠的情况与其工龄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耗竭因素而言,新教师从上任开始,随着工龄的增长,其耗竭分数迅速上升,到达工龄段三(11-15年)左右升至顶点,然后迅速下降,工龄段四(16-20年)以后,虽然还有所下降,但已经基本保持稳定。就士气消沉因素而言,在最初的工龄段一(1-5年)和二(6-10年)也是呈现迅速上升趋势,但其到达顶点后的下降趋势却与耗竭因素有所不同,一旦到达顶点后,就呈现近似直线的迅速下降趋势。最后,就动机丧失因素而言,又与前两个因素有所差异,在工龄段四以前,动机丧失都一直呈现为上升趋势,到达工龄段四以后,才开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