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厦门大学海峡两岸大学生闽南文化研习夏令营活动
附件1:
兩岸大學生“閩南文化研習”夏令營日程安排
(2009年7月17日-7月26日)
舉辦單位:廈門大學港澳臺辦公室
項目聯繫人:吳天喜
聯繫電話:0592-2187522(辦公室)0592-2180240(傳真)
時 間 活動內容 第一天
接機
廈門華僑博物館、南普陀
集體合影留念
晚餐—逸夫樓
第二天
上午 開幕式:校領導致歡迎詞 專題講座:當前兩岸關係與臺灣島內政治走向 台研院教授 兩地學生研討與座談 午餐—宴請全體師生 下午 遊覽鼓浪嶼:鋼琴博物館、日光岩、百鳥園、菽莊花園(臺灣板橋林家花園的姐妹花園)、鼓浪嶼建築風格考察與欣賞
晚餐—老知青 第三天 上午 專題講座:區域一體化中閩台經濟的現狀及挑戰 台研院教授 遊覽校園
午餐—學生餐廳 下午 車往漳州,廈大漳州校區參訪、前往漳州 晚餐--漳州小吃 住漳州 第四天 一天 漳州市遊覽 參觀天福茶博物院(台資企業) 午餐--享用茶套餐 路線1 土樓、泉州遊覽路線(第一組和第二組) 第五天 前往南靖土樓參觀 前往泉州 第六天
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考察:參觀開元寺、老君岩、古街、聖墓、中國閩南緣博物館 午餐—泉州華僑大酒店 回廈門 路線2:武夷山遊覽路線(第三組和第四組) 第五天 一天 到達武夷山 早餐後參觀天遊峰 九曲溪竹筏漂流、玉女峰、大王峰、 第六天 遊覽虎溪岩、一線天、水簾洞、鷹嘴岩 下午乘火車硬臥回廈 廈門會合 第七天
一天 遊覽環島路 參訪企業 第八天 一天 參訪集美學村集美大學、嘉庚紀念館、嘉庚公園、集美老街
園博園 第九天 上午 遊覽中山路老街 廈門城區參觀 下午 白城海灘 晚上 個人活動總結
兩岸學生聯歡晚會 第十天
活動結束
賦歸
附件2:部分景點和活動介紹:
“閩南文化研習”夏令營活動簡介
海峽兩岸大學生“閩南文化研習”夏令營是廈門大學舉辦的特色夏令營之一,旨在促進海峽兩岸青年學子的交流,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
自1999年8月以來,廈門大學已成功舉辦了六屆“閩南文化研習”夏令營。五屆夏令營舉辦的時間分別為1999年8月、2001年8月、2004年8-9月、2005年7月、2007年7月及2008年7月
據統計,六屆夏令營活動的人數將近900餘人,他們分別來自:臺灣大學、成功大學、政治大學、中國文化大學、東海大學、海洋大學、南華大學、東吳大學、南台科技大學、交通大學、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台南大學、東華大學、臺灣民主文教基金會等。
為了讓參加活動的師生更好地瞭解和交流閩南文化,作為主辦單位,我校安排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活動專案:專題講座、參觀台資企業、座談會、師生聯歡會、社會考察、遊覽風景名勝等。
廈門大學簡介
廈門大學是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于1921年創建的,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也是大陸唯一地處經濟特區的 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準大學。86年來,學校秉承“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的校訓,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居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廣泛影響的綜合性大學。建校迄今,已先後為國家培養了14萬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廈大學習、工作過的兩院院士達50多人。
學校設有研究生院和21個學院(含55個系),擁有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31個專業可招收培養博士研究生,217個專業可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79個專業可招收本科生;擁有13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2個博士後流動站,5個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地,8個學科項目列入國家“九五”“211工程”建設,11個學科項目列入國家“十五”“211工程”建設,11個創新平臺和基地被列為國家“985工程”二期建設。
學校擁有一支高水準的師資隊伍,有專任教師228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329人;兩院院士18人(含雙聘院士8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7人,博士生導師458人,列入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8人,列入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56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1人、講座教授9人;有2個國家創新研究群體、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35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0195人,碩士生12213人,博士生2023人,外國留學生及港、澳、台學生1000余人。2005年,學校以全優的成績通過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準評估。
學校設有80多個研究機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宿舍网路安全宣导会.ppt
- 中国的水资源政策与治水实践.ppt
- 察布查尔人民医院建设项目.doc
- 对于法国和中国中间体组织的思考.pdf
- 对比分析及偏误分析理论.doc
- 对教育的思考钟晓河.ppt
- 中国语文教育主要学习范畴.doc
- 中型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电磁辐射骚扰解决方法.pdf
- 中外合作办学教师教学创新优秀成果展示.pdf
- 小型汽油机和柴油机.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