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暑假班高二物理精炼题集
2017 暑假班高二物理基础教案 全册
目录 内能 能量守恒定律
知识要点:
物体的内能
1、分子因为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动能;
分子因为相互之间的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势能。
内能就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注: (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决定内能大小的因素:
物体的温度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越大
物体的体积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体积越小,势能可能越大也可能越小
例1
A.物体的温度改变时,其内能必定改变
B.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不一定改变,向物体传递热量,其内能不一定改变
C.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必定改变;物体向外传出一定热量,其内能必定 改变
D.若物体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则物体的内能必定不改变
例2、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手感到冷时,搓搓手就会感到暖和些,这是利用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B.将物体举高或使它们的速度增大,是利用做功来使物体的内能增大
C.阳光照晒衣服,衣服的温度升高,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D.用打气筒打气,简内气体变热,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基础训练
3、摩擦生热,能转化为能;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4、汽车沿盘山公路可以驶入高耸入云的山峰,载重货车下山时,其重力势能 (选填);为了减少车速,司机师傅不时踩踏刹车踏板,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可以看到棉花燃烧(1)活塞压缩筒内气体做功是将能转化为能;(2)
6、当水壶中的水烧开时,壶盖会被顶起,从能量转化的观点看,这是水蒸气的能转化为壶盖的能.能量转化与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下列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干电池放电 B.给蓄电池充电 C.风力发电 D.电动机带动水泵抽水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只适用于物体内能的变化
B.只要有能的转化和转移,就一定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C.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
D.任何一种形式的能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能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而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
我们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火电厂进的是“煤”.出的是“电”.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
A.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电能 B.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C.化学能→重力势能→动能→电能 D.内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电动机通电后电动机带动其他机器运转.一段时间后.电动机的外壳就会变得烫手,)
A.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总的能量守恒
B.电能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另一部分转化为内能.总的能量守恒
C.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守恒 D.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机械能守恒
11、《深圳商报))2004年3月11日报道:近日一种新型太阳能公共卫生间落户北京东郊)
A.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电能 B.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C.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D.大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
12、下列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认识.错误的是)
A.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能量的增加
B.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必然有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
C.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动力而持续对外做功的机器——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石子从空中落下,最后停止在地面上.说明机械能消失了
A.温度升高,压强一定增大; B.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C. 压强增大,体积一定减小; D.吸收热量,可能使分子热运动加剧、气体体积增大
第二讲 静电现象 元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知识要点
一、 电荷和电荷量
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分别叫做正电荷和负电荷。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
2.电荷之间有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3.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用Q或q来表示。
电荷量的国际单位是C,读作库仑,简称库。常用的更小单位是μC,读作微库。
1μC=1O-6C
二、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过程叫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荷转移的过程,不是产生了电荷。由于有些物体相对于另一些物体而言更容易失去电子,这样当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有些物体就会失去电子,而另一些物体会得到电子,从而使物体上出现了多余的电荷,物体就表现出带正电或带负电。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哪个物体带正电,哪个物体带负电,主要决定于哪个物体更容易失去电子,容易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正电,而另一个物体就带负电。比如玻璃和丝绸摩擦,由于玻璃相对来说更容易失去电子,因此玻璃就带正电,丝绸带负电。但假如用丝绸和硬橡胶棒摩擦,由于丝绸相对来说更容易失去电子,丝绸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框架精化与应用关键技术.doc
- 2001秘书手册.doc
- 2002年教材问题汇总.doc
- 2003年从事衍生性商品交易处理程序.doc
- 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问答.doc
- 20042005第一学期.doc
- 2004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嘉兴力学选拨赛.doc
- 2006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 广州第二中学.doc
- 2006年重点流通企业监测统计报表制度.doc
- 2007 20080506111班试卷答案A.doc
- 专题02+时事热点(精讲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安徽专用).pptx
- 专题10+经济建设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pptx
- 专题02+西游记【名著概览】+-+2025年中考语文必读名著演练.pptx
- 专题七+认识国家(课件)-【省心备考】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优质课件.pptx
- 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精品资源.pptx
- 跨学科实践15:制作“龙骨水车”(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项目化课程案例.pptx
- 第13课_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 选择题专项讲解——综合类(课件)2025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选择题练习.pptx
-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精品资源.pptx
- 7.3+感受澳大利亚(第二课时)-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晋教版2024).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