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6课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
第16课 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 一、上海开埠与租界的市政 1、上海开埠 1842年,《南京条约》被迫开放 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 1845年,《上海土地章程》订立,宣告英租界辟设 美、法相继辟设租界 ——上海成为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2、租界市政 (1)从华洋分处到华洋杂居 按土地章程,实行华洋分处原则 1853年,小刀会起义后华洋杂居 (2)工部局的出现 1854年,英、美、法单方面修改土地章程,成立租界市政机关——工部局 3、对租界的认识 租界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缩影,也在客观上将上海推向世界。 一方面,租界为作为西人在上海的居住区域,不受中国政府的管辖,成为“国中之国”;一些欧美国家的“冒险者”来上海淘金,也有罪行昭著的违法分子,是近代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的缩影。 另一方面,租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工程等建设均仿照西方,也加速了上海的现代化进程,使上海成为中西文化交汇的中心,造就了社会特殊的文化、经济地位。 二、晚清华界的市政 1、地方自治的创办 1909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后,总工程局改为“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成为整个华界由政府授权建立的地方自治总机关。 2、评价 是上海华界在晚清发生的一个重要变革,为传统的地方政治制度的改革开创了一个新起点 由于是在清政府监督下进行的,权力受到相当的限制 三、大上海计划 原因:上海在全国的政治经济上有着重要地位; 时间:1927年国民政府设立; 管理:接收了原华界内彼此独立的市政机关,统一华界行政;将旧市乡一律改称为区; 地位:是国民政府的一个地方政权,而非地方自治性机构。 租界的传统评价 提起租界,往往把侵略、野蛮、反动、黑暗冠于其中。租界,意味着中国主权的轻蔑,践踏与严重侵害。“租界是罪恶之源,是人间地狱。”这一愤慨真实地揭示了租界的历史本相。 拓展:比较工部局、城厢内外自治公所与上海特别市的异同。 相同点: (1)都是对某一特定区域实施管辖的管理机构; (2)都具有进行市政建设和管理的职能; (3)都对城市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不同点: 性质不同: 工部局是凭借不平等条约由列强在华设立的完全脱离中国政府行政治理范围的机构;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是由政府授权建立的地方自治机构;上海特别市是国民政府下的一个地方政权。 管理区域不同: 工部局管理租界;城厢内外自治公所管理整个华界;上海特别市管理从统一的华界到收回租界后的特大城市。 不同点: 职权范围不同: 工部局的职权范围不仅包括租界的市政管理,更涵盖了租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俨然是一个“市政府”;城厢内外自治公所的职权范围由政府授权,有一定的限制;上海特别市代表国家行使地方政权权力。 城厢内外自治公所起草并通过了《上海城自治公所道路工程项办事规约》等规约制度,在自治公所的主导下,上海修建道路39条,整修桥梁11座,修筑城门3个,修造码头2个,疏通河道1处,修缮驳岸3个。 ——《清末上海城自治公所研究 》 晚清上海街头 自治公所议事会之议决事项,必须呈交地方官查核后,才能移交董事会执行。地方官可随时检查城自治公所的办理情形,裁决其自治经费预算和议决事项,并可经督抚同意解散城议事会、董事会,撤销董事、议员的职务。 自治公所规定,选举总董,议事会无权确定,必须报送二人,由督抚选择其中一人担任。城自治公所规定议事会的选举由董事会负责组织,议事会议案由董事会确定并通知议员。 ——《清末上海城自治公所研究 》 * * 上海行政地图(清光绪末年) 概念解释:租界 租界: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根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通商口岸划定由他们永久或长期占用的地域,每年交纳一定数额年租,无限租用也可转租,业主不得停租。1845年英国在上海建立第一个租界,可分为单一国家管理和多国共同管理(公共租界)两种。列强在租界内设立司法、审判、警察、监狱、市政管理机关和税收机关等殖民统治机构,使租界变成“国中之国”,成为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侵略的据点。1919年起中国陆续收回租界。l949年新中国成立,租界制度彻底取消。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国租界史上是开辟最早,存在时间最长,面积最大,管理机构最庞大,发展最为充分的一个租界。 在万年和约内言明,允准英人携眷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不相欺侮,不加拘制。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或基地,系准英人租赁;其租价必照五港口之现在所值高低为准,务求平允,华民不许勒索,英商不许强租。英国管事官每年以英人或建屋若干间,或租屋若干所,通报地方官,转报立案;惟房屋之增减,视乎商人之多寡,而商人之多寡视乎贸易之衰旺,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