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8 选用 仿用《变换句式与修辞运用》第4节.pptVIP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8 选用 仿用《变换句式与修辞运用》第4节.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8 选用 仿用《变换句式与修辞运用》第4节

撰写对联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字数相等。对联短可至每联只有一个词,长可至每联数百字,但上下两联字数必须完全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这是对联具有对称美的不可或缺的基础。 2.词性相同。上下两联的词语基本上应当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介词对介词,等等。由于名词可以分出诸如天文、时令、地理、居室、器物、衣饰、饮食、动物、植物等小类,因此,有些对联不但做到名词对名词,而且做到这些小类也相同,称为“对”。一般来说,数词要对数词,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叠词必须对叠词。 3.结构相应。上下两联之间的句法结构必须彼此一致,如主语对主语,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句对主谓句,等等。 4.节奏相合。对联的上下两联节奏一般必须相合,如七字上下联都二字一顿、二字一顿、三字一顿等。同时,对联要求上下两联之间平仄相对,亦即平仄相反。它的起码要求是:上联最末一字必仄,下联最末一字必平。它的严格要求是:第一,上下两联各自的文字排列一般应以两个字为单位平仄交替出现,不能一平到底或一仄到底。 5.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的含义必须有一定的关联,做到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比较常见的有三种:一是互补关系,二是对立关系,三是承接关系。 考查角度(四) 考查夸张 1.夸张的基本概念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2.夸张的基本类型 (1)扩大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 (3)超前夸张 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她一点胃口也没有,饭没入口,人就饱了。” 在考试卷中,重点考查夸张的运用及其修辞效果。 夸张的作用有: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②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③增强联想,创造气氛;④幽默讽刺,增强喜剧效果。 4.分析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1)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元代无名氏《醉太平·饥贪小利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看那黑土呵,黑得这样油光光,乌亮亮,真叫人看不够,爱不够!我忽然想起一句民谚,这样的土地,种上车杠能发芽,插下扁担会结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了夸张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了六个常人无法想象的做法进行夸张,对贪婪搜刮者的手段和心理进行极大地讽刺,使读者在幽默中领略世事百态。(2)语段中引用的民谚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既生动地突出了土地肥沃、能种出好庄稼的特征,又抒发了作者对黑土地挚爱的情怀,同时还增强了语言的对称美。 考查角度(五) 考查对偶 1.对偶的基本概念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2.对偶的基本类型 (1)正对 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在考试卷中,重点考查对偶(尤其是对联)的运用及其效果。 对偶的作用有:①便于吟诵,易于记忆;②用于诗词,有音乐美;③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5.2013年暑期,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科教频道周末黄金时间播出,激发了国人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关注以及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引发了汉字热。请你为即将开赛的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写一条宣传语,要求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不少于14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横竖交错,传递千年文脉;撇捺相连,书写万世辉煌。 示例二:全民参与,书写规范汉字;万众同心,传承辉煌文明。 考查角度(六) 考查排比 1.排比的基本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