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测案):专题10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意义(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一、(14届安徽合肥高三第三次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重修醉翁、丰乐亭记
[明]叶向高
醉翁、丰乐二亭,皆以欧阳文忠故闻于天下。余三过滁阳,皆未成游。甲辰之冬,仲山林先生太仆寺闻余道滁甚喜,治具饮余于丰乐。诘朝①游醉翁,放于琅琊觞焉。于是生平之所心艳神往,以为不了之愿者,至是而始偿。顾其山童水涸,求所谓林壑之美,蔚然而深秀者,差不逮干。所闻亭之翼然者,寝以颓;酿泉之潺然者,寝以淹塞而不治也。心窃叹之。州守卢君方谋修葺而未竟。
其明年,余复至留都,仲山先生则以书告余日:吾顷者再游醉翁矣,是非与子同游之醉翁也。吾视其途径甚殊,其若堂若阁若祠,无不饰者。其泉之翳郁者,浚而加香,且护以周垣,毋使滓秽矣。其梅之手植于文忠者,若增芳妍。其池之环亭者,疏泉注之,毋使虞涸。又周为石栏,可倚而临池且望梅也。其循池东折复南而为皆春亭,业已久圮,则砌而新之,旁之日 “山高水清”。又决池水环之,复注为半池,如块如钩,疏而为涧,可以流觞矣。凡此皆守君之画也。公帑民间,不费一钱,凡此皆守君之捐也。夫吾与子之游,于今半载耳,而景象之异,至于如此。吾恨不得与子载酒其间,共赏今日之胜,愿吾子记之。
余惟知自元祜以前,琅琊之山川寂寥无闻,至文忠而始著。自文忠以后,琅琊之山川虽著,久而渐以废,至今日而始复。计其时世,皆当国家熙隆,久道化成之日。方宋之盛,滁介江淮,舟车商贾之所不至。而今日之滁则南北冠盖之所经,其民困于征发,而失其本业,萧条穷苦,无以为生。为长吏者亦日奔走逢迎,束带于腰,经营厨传之不暇,而暇及于山水之乐,又使其民从之游而乐乎?盖其时势之不同,有如此者,守君日夜孜孜拊循其疲民而与之休息,故其民虽病而有起色,虽劳顿困蹙而常有宽然自裕之意。而守君因得以其暇隙,搜访名贤之故迹而复其旧观,使滁之人伛偻提携而往游者,几若文忠之盛。以今程昔,其难易不十倍哉。而文忠为守,虽日以苍颜白发颓然于两亭之间,不闻其时有如林先生者,以一代名流从容览眺,以增山水之胜,是尤守君之可自诧于文忠者也。
(选自明万历《滁阳志》,有删节)
[注]①诘朝,同“诘旦”,即平明,清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治具饮余于丰乐饮:饮酒
B、顾其山童水涸童:光秃
C、则砌而新之新:翻新
D、以今程昔,其难易不十倍哉程:衡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放于琅琊觞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且护以周垣 臣死且不避
C、可倚而临池且望梅也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D、其民困于征发 而君幸于赵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曾经三过滁阳都未能完成游览琅琊二亭的心愿,等到有机会游览时,发现欧阳修。 描绘的各种景象已不存在。
B、滁阳太守亲自筹划主持修复琅琊山各处景观,使醉翁亭和丰乐亭焕然一新,修复这两座亭的费用都是太守捐献的。
C、琅琊山因欧阳修名扬天下,其扬名之时都处在国运昌盛之时;滁阳地理位置特殊,历来是南北交通必经之地。
D、文章对当时的滁阳太守的赞美之词溢于言表,认为在当时复杂困难的局面下,时任太守甚至比欧阳修做的还要好。
【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顷者再游醉翁矣,是非与子同游之醉翁也。(5分)
译文:
(2)故其民虽病而有起色,虽劳顿困蹙而常有宽然自裕之意。(5分)
译文:
【小题4】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一定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联系,不要将划线句与原文割裂,在阅读划线句时尽可能找到句中的要点,如专有名词、动词、活用及文言句式等。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我只找到在元祐以前,琅琊山的山川寂寥无名,到欧阳文忠才著名。从欧阳文忠以后,琅琊山的山川虽然著名,时间久了渐渐荒废,现在才恢复。计算时间,都是在国家兴盛,百姓教化成功的时候。当宋朝兴盛时,滁州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人没有来的。可是现在的滁州,是南北车辆人员往来的必经之地,那里的百姓被征发所困,而失去他们本来谋生的手段,萧条穷困,没有什么用来生活的办法。作为长官也每天奔走逢迎,盛装相迎,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而忙碌,尚且没有空闲,哪里有在空闲时间顾及山水之乐,又使百姓跟从游玩而享受快乐?大概是时势不同,才有这样的情况,太守卢君勤勉于事,安抚他治下疲惫的百姓让他们一起休养生息,所那里的老百姓(生活)虽然困苦却有了好转,虽然劳累困窘却常常有生活宽裕自足的感觉。而太守卢君能够在他闲暇时,搜寻名贤的故迹并恢复它的旧貌,使滁州的百姓老老小小前往游玩,差不多就像欧阳文忠当年的盛况。用现在来衡量过去,太守卢君的困难不下十倍啊。而欧阳修作太守,虽然有容颜苍老头发斑白醉醺醺地倒在两座亭子中间之乐,却没有听说那时有像林先生这样的人,以一代名流从容观赏美景,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测训:第一部分第一章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人教版).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测训:第一部分第三章第1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人教版).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测训:第一部分第三章第2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人教版).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测训:第一部分第三章第3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人教版).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测训:第一部分第三章第4节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人教版).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测训:第一部分第二章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人教版).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测训:第一部分第二章第2节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人教版).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测训:第一部分第二章第3节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人教版).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测训:第一部分第二章第4节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人教版).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测训:第一部分第二章第5节 文段内容的分析与综合(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