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句式与修辞
课时训练8 古代诗歌阅读(二)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夜
杜甫
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榈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注 此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的秋天。此时诗人正寓居在长江边的夔州西阁。双杵:古代女子捣衣的用具。步榈:檐下的走廊。凤城:指长安。
(1)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该题要求分析诗歌前两联的景色特点,实际上属于对诗歌意象的鉴赏分析。分析时只要对诗句中每一个形象的特点加以说明就可以概括出其整体的特点。组织答案时,可以先概括交代景物的总体特点,然后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分析时可以一个形象一个形象地分析,也可以用连贯通顺的语句将其形象特点用现代汉语描述出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以立足全诗,从内容、结构乃至情感等方面综合考虑。(2)分析作者的情感,一要立足三、四两联中的重点词语,如“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等,并联系前两联的景物描写和注释中给出的诗歌创作的背景综合分析概括。
答案:(1)前两联描写了一幅夔阁秋夜图。夜晚露水凝结,天空高远,江水清澈;江两岸的山寂静如空。江面上零星地闪烁着几点渔火;新月高悬于夜空之中。景物描写呈现出一种凄清、空寂的氛围,为下四句的抒情作了铺垫。
(2)表达了诗人流落他乡,病卧山城,无限悲凄的心境,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卧病”江边,因时局动乱,音书难至,孤独凄凉;诗人走到室外,在走廊上仰观星斗,由银河想到长安,思念故乡。
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1)有人说“惆怅”是该诗的诗眼,那它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景情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惆怅”是诗歌的诗眼,是感情的凝聚点,全诗都是围绕它而展开的,只是每句诗选取的角度不同,或者说惆怅的原因不同。认真阅读诗歌,分析诗人惆怅的不同原因,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即可。(2)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诗歌中景情关系的基本类型,如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哀景写哀情,乐景衬哀情等。然后,要注意诗歌中的几处景语,分析它们对表达情感的作用。而观察景语在诗歌中的位置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如出现在首句的景语,很可能是触景生情;而出现在结尾处的景语可能是以景结情。最后将表达技巧与分析结合起来,简单表述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1)体现在三个方面:繁华不再,英雄无觅;自然永恒,人世无常;渴望能如范蠡一般既能成就伟业又能超越功利,却总难以如愿。
(2)触景生情:首句“草连空”,让诗人联想到“六朝文物”一去不复返;以乐景衬哀情:“鸟去鸟来山色里”,以如此乐景来反衬人世无常的悲戚;寓情于景:颈联所写景物中寄寓着诗人的无限惆怅之情;以景结情:“参差烟树”是景语也是情语,将“惆怅”之情表达得更加深广。(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题严陵钓台注
张继
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
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
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
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
注 严陵钓台: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字子陵)当年隐居垂钓的地方。
(1)首联为何要选“清风”这一意象?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测案):专题09 图文转换(原卷版) Word版缺答案.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测案):专题10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意义.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测案):专题10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意义(原卷版) Word版缺答案.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测案):专题09 图文转换(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测案):专题10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意义(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测案):专题11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测案):专题11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原卷版) Word版缺答案.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测案):专题11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测案):专题12 文言文分析综合(原卷版) Word版缺答案.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测案):专题12 文言文分析综合(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最近下载
- (高清版)W-S-T 442-2024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docx VIP
- 不同公司橡胶助剂名称对照表橡Chemical Cross Reference.pdf VIP
- 世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ppt VIP
- 连云港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库(2024版).docx VIP
- 2011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报告终极版(智能小车).doc VIP
- 神源(SYRUNS)SY5000P变频器使用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VIP
- Q/GDW_12218-2022_低压交流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导则_.pdf VIP
- 欧瑞(惠丰HFinverter)F1500-G变频器说明书.pdf
-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标准.docx VIP
-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考试题一.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