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寒假精选):探访我国唯一海洋民族——京族
探访我国唯一海洋民族——京族
/
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如何追溯?无论是为了酬神、祭祖先,还是为了庆贺丰收、祈祷来年,节日文化,无疑都是最能体现和传承一个民族性格、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探四方佳节,守护横亘古今的精神家园。2012年9月15日~9月18日,记者走进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和当地人民一起庆贺京族最重要的节日——哈节,探访这个古老而又神秘民族的文化传承,体验海洋文化融入京族人的日常起居和节庆风俗的每一个细节。 为海洋而生的哈节 赶巧,当我们到达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巫头村时,正好是农历的八月初一,巫头京族人的哈节。一大早,全村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聚集在哈亭,集队举旗擎伞抬着神座准备迎神。 没有锣鼓喧天的吵闹,只有长者嚷嚷绕口的祭文。我们也饶有兴趣地加入到迎神的队伍中。京族人迎接的主神是“镇海大王”,靠海而生的京族人对海的敬畏不难理解。但之所以说京族的哈节是因海而生,据当地人讲还缘于一个传说。 在500多年前,一群人拖家带口从邻国越南涂山迁徙到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部的位置。然而,在大海里存在着一条蜈蚣精,每次渔民出海捕鱼,它都要索要一个 人吃掉。于是海神变化成一个乞丐随渔民登船,将蜈蚣精斩成三段,保护了渔民的平安。而蜈蚣精被斩断的三段身体也变成了今天东兴市的万尾、巫头、山心三个小 岛,在岛上不足两万人的民族,就是“京族”。 把神迎进哈亭后,把所养的“象”(其实就是猪)赶到哈亭绕行三周。然后留到半夜杀掉用以祭神,再由主持“哈节”活动的头人组织参加“哈节”乡饮,也称千人宴,边吃边听。按照传统,乡饮只能由村里的男人参加,而对于我们这些外乡人,女士也荣幸地成为了座上客。 其实,哈节的仪式并不复杂,除了迎神、祭神的仪式外,最主要的就是“娱神”。表演内容不但穿插了人们喜闻乐见、反映生活情趣的古诗词演唱、历史故事说 唱,还要唱“进香歌”、跳“进香舞”、“进酒舞”、“天灯舞”。歌舞中都是日复一日的海洋生产、生活的写照,散发着京族传统文化注入了浓郁的海洋气息。 要问哈节对京族人有多重要,当地京族人告诉记者:“春节,远行的村民可以不回家,而哈节这天,无论身在何方,都会千里迢迢回来。”可见哈节在京族人心目中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失而复得” 然而,对京族人来说如此重要的节日,却曾一度中断,一断便是近40年,直至2005年,才在当地政府的主持下重新办起来。 “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是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和环节。”随行专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小璞在谈到这段历史时 也颇为惋惜,她认为,民族传统节日都是集民族文化的大成,京族作为我国唯一的海洋少数民族,以海为生,与海相伴,其最重要的哈节充分反映出京族鲜明的民 族、地域和海洋文化特色,具有强大的文化魅力。 值得庆幸的是,京族人努力地保存了其独特的海洋文化传统,并开始逐渐重视它。2006年5月 20日,哈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每年,在政府的主持下,京族聚居的万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分别会在农历六月初 十、八月初一,以及八月初十,海边的一些村落则在正月二十五来举办哈节。 经过几年的筹办,哈节不仅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纷纷来参观,也唤起了当地人对自己民族节日的重视。据巫头哈亭亭长介绍,从2011年起,哈节已经基本由当地居民自主捐钱筹办,“我们自己的节日要自己办。”亭长自豪地说。 不单单是哈节“失而复得”,单凭一根弦,一根摇杆,便能独弦成曲,令人叫绝的京族特有文化——独弦琴,也在万尾村苏春发的坚持下保存了下来。现在,每到哈节,苏春发总会带着弟子们弹上几曲为节日助兴。在1993年的时候,京族人里会弹独弦琴的就只有苏春发一人。 从1994年开始,苏春发在自家办起了独弦琴培训班,免费收徒授艺。在近20年的时间里,苏春发将一身琴艺倾囊相授。截至目前,已有300余名学生接受其指导。 活体传承并不乐观 苏春发回忆过去,不禁慨叹,50年前拜师学艺时,5个学生里只有他一个坚持下来。甚至连父母都疑虑:“你这么卖力有没有用?” 20年前,中越恢复交往,苏春发到越南去演奏,当地人惊讶称“中国也有独弦琴?”苏春发说:“我们祖祖辈辈都会弹。”此后每年,生活在中越两国的京族人都会相邀参加对方最隆重的节日“哈节”,比一比谁的琴弹得好,舞跳得好。 苏春发的坚持让人感动,他代表中国与越南交流、使独弦琴普及为京族学校的选修课、通过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窗口让世界瞩目,可是在人口不到两万的京族里,究竟还有多少人会有苏春发这样的坚持? 在对京族的探访中,我们看到在哈节唱哈仪式上,哈哥、哈妹都不再年轻;反复以双膝微颤的三角步进退往复于神案前简单的舞步,却早已不见婀娜多姿的年轻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配套作业(解析版):专项训练(二十) [语言基础知识+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广东省专用) .doc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配套作业(解析版):专项训练(二十) [语言基础知识+论述类文本阅读](重庆市专用).doc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配套作业(解析版):专项训练(二十) [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安徽省专用).doc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配套作业(解析版):专项训练(二十一) [语言基础知识+论述类文本阅读](重庆市专用).doc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配套作业(解析版):专项训练(二十一) [语言文字运用+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安徽省专用).doc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配套作业(解析版):专项训练(二十七) [语言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读](广东省专用) .doc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配套作业(解析版):专项训练(二十一) [语言基础知识+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广东省专用) .doc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配套作业(解析版):专项训练(二十七) [语言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读](重庆市专用).doc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配套作业(解析版):专项训练(二十七) [语言文字运用+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安徽省专用).doc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配套作业(解析版):专项训练(二十三) [语言基础知识+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广东省专用) .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