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巴金与《家》教学讲义.ppt
巴 金;一、生平及创作综述(1904-2005)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出生于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9岁丧母,12岁丧父。
在“五四”浪潮冲击下,巴金接受了革命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无政府主义(安那其主义anarchism)在“五四”时期是作为国际社会主义思潮的一种派别传入中国的。它有两大思想核心:一是反对任何形式的强权;二是强调绝对的个性自由。无政府主义对向往革命的青年人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1923年,巴金到上海、南京等地求学。1927年赴法留学。
巴金的创作生活也开始于旅法期间。1927年他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第一次使用“巴金”这个笔名。;“我是一个不善于讲话的人,唯其不善于讲话,有思想表达不出,有感情无法倾吐,我才不得不求助于纸笔,让在我心上燃烧的火喷出来,于是我写了小说。”
“我在法国学会了写小说。我忘记不了的老师是卢梭、雨果、左拉和罗曼·罗兰。我学到的是把写作和生活融合在一起,把作家和人融合在一起。我认为作品的最高境界是二者的一致,是作家把心交给读者……
;1928年底巴金回国,居上海,著作颇多。
巴金的创作中,抗战是一条分水岭。在抗战前的创作中,巴金把文学当作发泄愁苦、宣扬理念的工具,局限了他的文学成就。;在前期创造中,巴金最喜爱的是“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成就最高的是《家》。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家》的出版给巴金带来了爱情。巴金收到了许多读者来信,其中有一位姑娘,名叫陈蕴珍,笔名萧珊。当时是上海一个女中的学生,比巴金小13岁。
1936年8月,萧珊怀着崇敬与爱慕的心情给巴金写了封信,还附上了一张照片。
巴金和萧珊经过八年的恋爱,于1944年5月结婚。
1972年萧珊因癌症去世。
;抗战开始后,巴金的创作日益成熟谨严,写了不少一流的作品。如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和长篇小说《寒夜》。
这三部小说写的都是小人物的生活。为此,巴金遭到了左派作家的攻击。巴金在《寒夜》后记中这样写道:;我从来不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我连做梦也不敢妄想写史诗。诚为一个批评家所说,我“不敢面对鲜血淋漓的现实”,所以我只写了一些耳闻目睹的小事,我只写了一个肺病患者的血痰,我只写了一个渺小的最后死去的人。我没有照“批评家”的吩咐加一句“哎哟哟,黎明!”并不是害怕说了就会被人“捉来吊死”,唯一的原因是那些被不合理的制度摧毁,被生活拖死的人断气时已经没有力量呼叫黎明了!;1949年巴金出席了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文联常委。1950年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1960年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作协副主席。
1949年至1966年巴金没有写出让人满意的作品。巴金在《作家靠读者养活》中说:“我在17年中,没有写出一篇使自己满意的作品。”;巴金“文革”中遭到了迫害,《家》被打成“毒草”。
巴金专案小组这样“评定”巴金(见《巴金是反动的文化资本家》,载上海作协《文学风雷》1967年第2期): “从1936年起,巴金就以作家身份兼营出版社,直到1956年公私合营才迫于形势收摊,实际上他干了二十年的出版商,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资本家。他先当文化生活出版社的总编辑、总经理,解放以后,又野心勃勃,联合了他的两个弟弟,搞了一片李家的平明出版社。;巴金的出版社,大肆贩卖精神鸦片烟,大肆兜售西欧十八、九世纪资产阶级古典文艺作品,以及俄国的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之类的资产阶级文艺评论家的著作,广为招徕生意,用以抵制社会主义新文化,同党的出版事业争夺阵地。”;“有一个时期我的确相信过迫害我的林彪和“四人帮”以及他们的大小爪牙,我相信他们所宣传的一切,我认为自己是‘罪人’,我的书是‘毒草’,甘心认罪服罪。我完全否定自己,准备接受改造,重新做人。我还跟大家一起祝过林彪和江青‘身体健康,永远健康’”。;文革后巴金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创作高峰。
从1978年到1986年,巴金不顾衰老病残创作了《随想录》。
巴金这样说自己的写作目的:
“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可以说,这五卷书就是用真话建立起来的揭露“文革”的“博物馆”吧。”;讲真话,是《随想录》的基本格调。
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当极左思潮还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时,巴金率先拿起笔来“呐喊”,较早地提出“文革”不仅仅是“四人帮”的事,也是每个人的事,受害者往往也是参与者,是推波助澜者。
巴金呼吁人们不要轻易遗忘“文革”,而应该正视它,真正地吸取教训。;正如巴金在《随想录》序言中说:
“我们解剖自己,只是为了弄清‘浩劫’的来龙去脉,便于改正错误,不再上当受骗。分是非、辨真假,都必须先从自己做起,不能把责任完全推给别人,免得将来重犯错误。”;学术界认为《随想录》是一部“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讲真话的大书”,它的价值和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