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方圣经道德经教学教材.ppt
“是以圣人处上而人不重,处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66章) “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 “善用人者,为之下,是为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第68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第73章) “人之道,为而不争。”(第81章) 老子的不争 一、我们忽视了的水 1.没有水的地方,就没有生命。 2.人70%是水,若论比例,人的本质是水! 3.人有灵,水有灵。人有魔心,生命病魔缠身。人有善心,水有善性,则生命无忧。 二、水性哲学 《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它把具有丰富哲学内容和政治内容的思想都归之于一个最高范畴——“道”之下。 当我们力求把握老子之“道” 的精髓和特点时,发现其影响至深的哲学精见竟是水性的化身。老子多处以水或与水有关的物象来比况、阐发“道”的精深和妙用,甚至水还一度被老子推崇为 “道”的象征(认为水“几于道”)。 孔子云:水有九德 1. 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 2. 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像有义; 3. 浩大无尽,好像有道; 4. 流几百丈山间而不惧,好像有勇; 5. 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 6. 量见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直; 7. 无孔不入,好像明察; 8. 发源必自西,好像立志; 9. 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 水有这些好德处,所以君子遇水必观。 水柔而灵,弱而强,谦而大,浊而纯! 水之柔软,没有固定的形状,能适应一切的环境,可以视对方的强弱来对自身作适当的调整。道——顺应万物! 水之弱虚,这只是外表,即使平静无澜的水流也潜伏着巨大的能量,大海可以用它汹涌澎湃的巨浪摧毁阻碍它的一切。道——力量之源。 水之流动,象征着一种谦虚的精神,向低处流动,洼处注满后,再继续流淌。过程中不断汇集最终汇百川成大海。道——意志极致! 水之宽容,水所过之处,接纳所有。不排斥,不抗拒。道——宽容不分! 水之清净 无论所过之环境加注了多少的影响,一路荡涤污垢,化归本色。道——和一切而自洁! 人体70%是水,你对它说什么 1、自己的水,你说什么? 2、别人的水,你说什么? 如果总说坏的,人会变成什么? 如果总说好的呢?人又将会怎样? 世人皆想除恶扬善,可千百年来善难积、恶难除! 道家告诉我们答案:看你用心力激发什么? 善被激发,善就大了,恶自然就小了! 恶被激发,恶就大了,善也就会小了! 何谓“激发”?你看重谁?你总关照谁?你总喜欢谁?你总是厌恶谁,你就是在给谁能量!命运,无非如此! 你希望把握自己的命运,也就应该知道如何选择了! 人生也是一样,如果释放善良,你就会收获善良;如果释放邪恶,你最终也会自尝恶果。 三、道是至善,道是大爱! “有无”大道 有,即有限! 无,即无限!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常人俗眼之世界 常人用俗眼,看到世界不到10%的存在。 90%多的世界是人的肉眼所不能看见的。 看不见的,并不是无,而且是占多数的。 看得见的,并不是全部的有,只是冰山一角。 若用肉眼所见之有去揣度完整的世界,肯定是要犯错的。 一个禅宗故事:一个叫灵佑的和尚跟随百丈禅师学禅。某天,他来到正在打坐的百丈禅师身边。百丈禅师问:“谁?”“我”,灵佑答曰。百丈禅师说:“你看看炉中还有火吗?”灵佑看了看,不见明火,说:“没有。”百丈禅师站起身来,走到炉子旁,在炉灰深处拔出几粒火炭。他夹起为给灵佑看:“你说没有,这是什么?”灵佑一下子悟了道。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遗言,要求徒众们于其身后不发讣闻、不传供、不筑墓、不建塔、不立碑、不竖像、不捡坚固子(即舍利子),并于火化后进行植葬,将骨灰融入大地,永与天地合一。“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之生命价值与精神。 周总理的惊人之“六无”:一是死不留灰;二是生而无后;三是官而不显;四是党而不私;五是劳而无怨;六是死不留言。 《道德经》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40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是老子最基本、最朴素的,超思辨的思辨和宇宙观。正确理解老子的“无”,我们就不难懂得他为什么主张“无为”,“无为”不是不作为,乃是“万物作焉而不辞” ! 再看想留下的…… 1.想留下书籍,后代未必会读! 2.想留下财产,后代未必善用! 3.留丹书铁卷,难保后代昌盛! 4.想留下功名,又有几人可承! 5.想留下江山,又有几世可保! 在人生的区间看一切,才有参透之可能! 回头看人生有无…… 看重“有”的,金戈铁马,血肉横飞,“有”之前,多少人命丧黄泉? 看重“有”的,贪婪无度,腐败受贿,“有”很多,命已休矣! 看重“有”的,没黑没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