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必考点逐个击破快速提分-古典诗歌(最新原创好题).docVIP

语文高考必考点逐个击破快速提分-古典诗歌(最新原创好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高考必考点逐个击破快速提分-古典诗歌(最新原创好题)

【考情解析】 考试大纲对古典诗歌鉴赏的要求有二条: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因此多数资料也仅从形象、语言等五个方面来分析本考点,这样解说有一定道理,但不太完整,综合分析近三年高考试题,古典诗歌鉴赏多从八个方面进行考查。 考查角度 2013 2012 2011 形象分析 辽宁、山东、重庆 全国大纲卷、安徽、湖北、江苏、天津 山东、上海、四川 意象、意境 全国大纲卷、江西 湖南、江西、山东 安徽、重庆 内容解读 全国大纲卷、北京、广东、江苏、山东、重庆 全国课标卷、广东、重庆 全国大纲卷、北京、广东、江苏、辽宁、重庆 情感、态度 全国课标I卷、全国课标II卷、福建、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四川 全国课标卷、福建、辽宁、四川、天津 全国课标卷、全国大纲卷、福建、广东、江苏、江西 关键字词 福建、湖南、上海、天津 安徽、湖北、江苏、四川 天津 语言风格 湖北、江苏、天津 北京、湖南 表达技巧 全国课标I卷、全国课标II卷、安徽、广东、辽宁、四川、天津、浙江 全国大纲卷、北京、福建、广东、江苏、辽宁、天津、上海、重庆 全国课标卷、安徽、福建、江苏、江西、辽宁、山东、四川、天津、浙江 对比异同 安徽 江西、浙江 湖北 从上表不难看出,对于古典诗歌鉴赏考点来说内容、情感态度、表达技巧始终是考试的重点,其他考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田家即事南宋利登 小雨初晴岁事新,一犁江上趁初春。 豆畦种罢无人守,缚得黄茅更似人。 即事:写当前所见的事物。   岁事新:一年的农事又重新开始了。    江上:指江边(或沙洲)上的田。   缚得黄茅更似人:捆扎一个黄草人看守豆田。缚:捆扎。 2、本诗质朴自然,看似随意吟出,实则匠心独运,请简析诗歌的艺术手法。(选一种即可)(试题原创) 二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湘月 龚自珍 词序: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两般春梦 ,橹声荡入云水。 【注】龚自珍,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对清朝的思想统治不满,不愿和统治者合作,终于在鸦片战争前一年辞官回家。该词作于嘉庆十七年(1812)盛夏,龚自珍由京城返回故乡杭州时。 1.词中“两般春梦”指的是什么?(试题改编) 2.古人作诗讲究炼词,请赏上片首句中“吹”字的好处。(试题原创) 3.“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请分析下阕首句的写景有什么特点?并加以具体赏析。(试题改编)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列试题。 叹疆场 隋代民歌 闻道行人至,妆梳对镜台。泪痕犹尚在,笑靥自然开。 到家 [金]刘汲 三载尘劳虑,翻然尽一除。园林未摇落,庭菊正扶疏。 绕屋看新树,开箱检旧书。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 1.这两首诗所写内容的共同点是什么?试分别概括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试题改编) 2.试对“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两句进行赏析。(试题改编) 奇寒、辽阔、壮阔、广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们:艰苦生活、报国豪情;家乡:思乡念亲;友人: 念奴娇登多景楼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1、词的下阙运用了哪些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试题部分原创】 2、陈亮长于因词言政,借古讽今。试就词中所引六朝旧事,来阐述这一特点。(试题改编) 五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山寺端上人①房写望 林逋 底处②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③葑上田④。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①端上人:一个名叫端的和尚。 ②底处:何处。 ③枰:棋盘。 ④葑上田:又称架田,古人将木框浮于水面,框内充满葑泥,水涨水落而架田不颠覆。 1.全诗围绕“望”字展开,诗人“望”到了怎样的画面?简析“望”字的作用。(试题改编) 2.诗人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试题改编) 3.请对颔联作简要的赏析。(试题原创) 夕阳西下,炊烟里也带着丝丝寒意。“望”字在结构起统摄全篇的作用,作者望眼前实景,想将来赏雪,由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悲秋 南宋·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诗人黄公度因反对朝廷推行的投降求和政策,被扣上“讥谤”国事的罪名,贬为肇庆府通判。 1、请从“景”与“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