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蘑菇识别及中毒救治知识讲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毒蘑菇识别及中毒救治知识讲稿.ppt

毒蘑菇;邮箱:zzjy201101@163.com 密码:zzjy2011; 毒蘑菇又称毒蕈,是人或动物食后产生中毒反应的一类大型真菌,大多数属胆子菌纲。我国约有1130种毒蘑菇,常见的可致人死亡的大概有10种。因为其分布广、容易采集等原因,日常生活中毒蘑菇中毒现象经常发生。因此认识毒蘑菇了解其毒性、学会鉴别毒蘑菇、学会其中毒急救措施、学会预防措施等显得非常重要。 在我国常引起严重中毒的主要有l0种:揭鳞环柄菇、肉揭麟环柄菇、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毒伞、秋生盔孢伞、鹿花菌、包脚黑褶伞、毒粉褶菌、残托斑毒伞。;2010年,卫生部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报告220起,中毒7383人,死亡184人。与2009年相比,2010年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减少了18.82%和32.92%,死亡人数则增加了1.66%。 2010年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死亡人数最多的,是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占死亡总数的60.87%。其中,误食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占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的半数以上。 ; 近年来,云南省发生的几起较大的野生菌中毒事件:;2010年5月23日绿春县一家五口食用野生菌中毒身亡 ;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毒蝇鹅膏菌;摩根小伞;毒粉褶菌;粪锈伞;粉红枝瑚菌;有毒特征之一:颜色鲜艳;有毒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识别:;四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五闻气味。无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无异味。有毒蘑菇有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 六是测试。在采摘野蘑菇时,可用葱白在蘑菇盖上擦一下,如果葱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不变色则无毒。 七是煮试。在煮野蘑菇时,放些许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大蒜或大米变色有毒,没变色仍保持本色则无毒。;吃野生菌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秋日小圆帽 ;世界各地气候温和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纹缘盔孢伞(即秋日小圆帽)的身影。它表面看似光盖伞属的致幻真菌,事实上却具有相当大的毒性。与本属中的深褐色或???紫色袍子不同,纹缘盔孢伞的孢子是淡棕色。不过要分辨二者的区别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这些小蘑菇可能生长在同一区域。 ;死亡天使 ; “死亡天使”(Death Angel)学名Amanita bisporigera,是最常见的蘑菇杀手之一。人们很容易将白色的死亡天使与可食用的蘑菇混淆,包括草菇和洋蘑菇。死亡天使含有鹅膏毒素,可阻止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杀死细胞),通常始于肝和肾;几天内可致人于死地。死亡天使一般发现于北美,而其同属鳞柄白鹅膏(A. virosa)在欧洲更为常见。 ;白毒鹅膏菌 ;  夏秋季分散生长在林地上。   分布于我国河北、吉林、江苏、福建、安徽、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山西、广西、广东、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此蘑菇极毒。毒素为毒肽和毒伞肽。中毒症状主要以肝损害型为主,死亡率很高。;毒鹅膏菌 ;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表面光滑,开伞后近平展,表面灰褐绿色、烟灰褐色至暗绿灰色,往往有放射状内生条纹。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菌柄白色,细长,圆柱形,表面光滑或稍有纤毛状鳞片及花纹,基部膨大成球形,内部松软至空心。菌托较大而厚,呈苞状,白色。菌环白色,生菌柄之上部。   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主要分布在南方的江苏、江西、湖北、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  此菌极毒,据记载幼小菌体毒性更大。该菌含有毒肽和毒伞肽两大类毒素。中毒后潜伏期长达24小时左右。发病初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此后1、2天症状减轻,似乎病愈,患者也可以活动,但实际上毒素进一步损害肝、肾、心脏、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接着病情很快恶化,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谵语、面肌抽搐、小腿肌肉痉挛。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肝、肾细胞损害,黄胆,急性肝炎,肝肿大及肝萎缩,最后昏迷。死亡率高达50%以上,甚至100%。对此毒菌中毒,必须及时采取以解毒保肝为主的治疗措施。   云南民间还利用毒伞的浸煮液杀红蜘蛛。该菌的子实体提取液对大白鼠吉田肉瘤有抑制作用和具有免疫活性。该菌是树木的外生菌根菌,与松、支杉、栎、山毛榉、栗等树木形成菌根。 ;毒蝇鹅膏菌 ;又称哈蟆菌、捕蝇菌、毒蝇菌、毒蝇伞。 子实体较大。菌边缘有明显的短条棱,表面鲜红色或桔红色,并有白色或稍带黄色的颗粒状鳞片。菌褶纯白色,密,离生,不等长。菌肉白色,靠近盖表皮处红色。菌柄较长,直立,纯白,表面常有细小鳞片,基部膨大呈球形,并有数圈白色絮状颗粒组成的菌托。菌柄上部具有白色腊质菌环。  夏秋季在林中地上成群生长。  分布于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