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子教案模版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
一1、能解释概念:变性
2、能简述玻璃样变性的类型。
3、能简述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的病理变化。
4、掌握坏死的概念、类型及结局
能力目标:能准确判断变性类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想目标: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常见变性的形态特点
坏死的组织学标志和类型三卫生部规划教材》
教法:演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和主动性、积极性讲授
学法:本节课以疑,以趣,以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情景设计,并连续设疑,使学生进入情景,激发情趣和求知的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比较一些知识点使学生易于理解记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切记死记硬背,对所学知识要及时总结,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归纳,使其逐步系统完善,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并能系统地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
五
组织适应的形态表现
萎缩的病理类型
(二)导入新课:(约1分钟)
细胞、组织和器官受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的持续刺激也可以引起损伤。
第三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二节 细胞、组织的损伤
任何组织的损伤都包括代谢、机能和形态三方面的变化。多是由于组织细胞的物质代谢障碍所引起的。这种损伤性病变包括变性和细胞死亡。前者是可逆性的病变,而后者是不可逆的病变。
一、变性
由于物质代谢障碍,在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增多,称变性。
变性的种类繁多,常见的类型:
(一)细胞水肿 又称水样变性。
是细胞内水和钠的过多积聚。是常见且较轻的一种细胞内变性。好发生于心、肝、肾等实质细胞。
1、原因和发生机制 主要因感染、中毒、缺氧、高热等原因损伤细胞的线粒体,使物质代谢中ATP合成减少,细胞膜钠-钾泵功能障碍,使细胞内钠和水过多积聚。
2、病理变化
肉眼观察:病变器官肿大,包膜紧张,切开时切面隆起,边缘外翻,色苍白无光泽。
镜下观察:细胞体积增大,胞质中出现许多细小红染的颗粒(系肿大的细胞器),有称颗粒变性。严重时,整个细胞膨大,胞浆透亮,变圆似气球,称气球样变。
3、影响和结局 病变的组织、器官功能降低。病因去除后,细胞形态可以恢复正常,若病因持续作用可发展为细胞坏死。
(二)脂肪变性
指正常不见或仅见少量脂肪滴的细胞浆内出现脂滴或脂滴数量增多。好发于肝、心、肾等器官的实质细胞。
1、原因和发病机制 常见原因有持续缺氧、贫血、严重感染、营养障碍及慢性酒精中毒等。以上因素干扰破坏了细胞脂肪代谢。
2、病理变化
肉眼观察:病变的器官体积大、包膜紧张、颜色淡黄,质地稍软,切面有油腻感。
镜下观察:变性的细胞体积大,胞浆内见大小不等的脂滴。甚至脂滴充满整个细胞,将核挤到一边。
3、影响和结局 同细胞水肿。
(三)玻璃样变性
组织、细胞内出现均匀一致、半透明红染物质,称玻璃样变,有称透明变性。
1、动脉壁玻璃样变 常见于原发性高血压等的细动脉。由血浆蛋白沉积于管壁凝固而成。使管壁增厚,变硬、弹性减弱、脆性增加,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2、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常见于瘢痕组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纤维斑块等。是由于胶原纤维肿胀、变性、融合所致。
3、细胞内玻璃样变 可见于肾炎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内。也称玻璃样小体。一般不影响功能。
二2、镜下观察 ①细胞核的变化 :是细胞坏死组织学标志。包括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②细胞质的变化。③间质的变化。
最终坏死的细胞和崩解的间质融合成一片模糊的、无结构的、颗粒状红染物质。
(三)类型 主要分三种类型:
1、凝固性坏死 好发于心、脾、肾等器官。坏死组织质实干燥,混浊无光泽,灰白或灰黄色。干酪样坏死是凝固性坏死的特殊类型,发生于结核病时。
2、液化性坏死 好发于脑、脊髓及化脓性炎症时。坏死组织呈液状物。(机理)
3、坏疽 指大范围的坏死伴腐败菌感染,使坏死组织发黑。(列表比较三种坏疽)
干性坏疽 湿性坏疽 气性坏疽 好发部位 肢端 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器官(肺、肠、子宫、胆囊等) 深部肌肉 病变特点 干硬发黑、与正常组织分界清 肿胀、污秽黑绿有恶臭与正常组织界不清 肿胀湿软色污秽有恶臭压之有捻发音 对机体影响 病变进展慢、中毒症状轻 病变进展快、中毒症状重 病变进展迅速中毒症状重 (四)结局
1、溶解、吸收:
2、分离、排出:糜烂、溃疡、空洞。
(溃疡:皮肤、粘膜的坏死组织脱落形成的较深的缺损。)
3、机化 : 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将----------------取代的过程称机化。
4、包裹:由周围增生的纤维组织包绕坏死组织的过程。
5、钙化:陈旧的坏死灶继发钙盐沉积,称钙化。
(四) 教学小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