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现代诗歌二首-语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现代诗歌二首-语文

教 案 语文 九年级 ·上册 六 现代诗歌二首 (一) 教学目标 1. 通 学习本课两首诗歌,了解穆旦、郑敏两位诗人,以 及 “九叶诗派”在中国新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学习欣赏新诗的几种方法。 3. 把握意象,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含蓄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人穆旦运用的意象,体会诗人面 对民族危亡的苦痛,以及对祖国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怀。 2. 体会诗人郑敏如何运用联想,由眼前丰收的稻束,想到 “人类的一个思想”,表达对生命的感慨,并尝试在作文中运用 联想构思。 教学难点 1. 理解穆旦诗歌中的思考,体会诗人痛苦中隐含希望的爱 国之情。 2. 理解 “稻束”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 2 课时 106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大 幕这个名字——查良镛。他是谁? 喜欢武侠小说的人应该知道,这是金庸先生的原名。再 看——查良铮,有谁知道? 他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第一人的穆旦。二人皆为清代诗人 査慎行的后人。而海宁査家历史极为悠久,系出春秋查子,代 代书香,明清以来是 “文宦之家”,文人学者辈出,“一门七进 士,叔侄五翰林”。康熙皇帝称之为 “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 人家”。 “查氏兄弟”虽然从未谋面,但有意思的是,他俩不约而同 都选择拆字法为自己取笔名,不同的是,金庸将名字 “镛”拆 开,而查良铮将姓拆开,这就是——穆旦。 今天我们借这首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走近穆旦。 二、鉴赏诗歌。 1. 解题。 从题目中, 读出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引导学生体会寒冷、寂寥的背景。) 六 年仅23 岁的诗人穆旦,风华正茂,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寒 现 冷、压抑、死寂的背景?他要表达什么?让我们到诗中去寻找 代 诗 答案。 歌 二 2. 学生自由朗读,感悟诗歌。 首 3. 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 看法)。 4. 方法指导。 同学们都知道,诗歌往往借意象表达情感与思想,无论是 107 教 案 语文 九年级 ·上册 古诗还是现代诗歌。李白的床头明月抒写着思乡之情;杜甫的 花溅 、鸟惊心传达着忧国之痛;徐志摩将怀念之情寄托在康 河的柔波里;叶赛宁把自己的同情寄予在刚做妈妈就忍受骨肉 分离之痛的 妈妈身上……这就是诗歌的特点,用意象构织意 境,用意境传达思想感情,具有朦胧的美。 5. 教师朗读。 要求学生在倾听时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还要注意修饰这 些意象的词语。 6. 学生说出诗歌中的意象及修饰词。(大 幕) (寒冷的腊月的)夜里 (北方的、枯干的)田野 (冻结的)小河 (古老的)路 (堆着沙土的) (低矮的)小街 (泥草的)屋顶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