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urbo码的编译码实现及log-map算法性能仿真-read
Turbo码的编译码实现及Log-MAP算法性能仿真
摘要:Turbo码Shannon限的低信噪比下能获得较低的误码率。因为其优越的性能,文Turbo码 Abstract: Turbo code is a kind of channel encoding,that can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 It is a parallel concatenated and recursive systematic convolutional codes(RSC). With a low SNR , nearing the Shannon limit ,can get a lower error rate. Because of its superior performance, it has now been applied in many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 this paper, we accomplish the analysis of Turbo codes, which is the research hotspot in recent years. After elucidating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Turbo codes, we use MATLAB to implement Turbo encoding ande decoding for the random message sequence and simulate the performances of Log-MAP decoding algorithm with a white noise channel.
?Key words: Turbo codes, Log-MAP algorithm, iterative decoding
一、引言
1993年Turbo码由C.Berrou等人最先提出,它在编码端用两个或更多子编码器并联构成,译码端采用基于软判决信息输入/输出的反馈迭代结构。Turbo码自提出以来[1],就以其优越的译码性能倍受关注。它在误码率为时与香农的理论极限仅相差0.5dB,且对信道变化不敏感,所以近几年成为编码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并广泛应用于3G[2]通信体系中。目前对Turbo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译码算法、交织器设计和译码结构等方面。Turbo码的译码算法总体上可分为MAP和SOVA两类主要算MAP类算法主要包括MAP算法、LOG-MAP算法、MAX-LOG-MAP算法。其中MAP算法是一种最佳后验率算法,LOG-MAP是MAP算法在对数域上的计算方式,MAX-LOG-MAP算法是对LOG-MAP算法简化后的次优算法。SOVA类算法主要包括软输出的维特比算法(SOVA)和连续列表输出维特比算法(SLVA LOG-MAP 是在MAP算法的基础上改进而得到的,是MAP算法的对数形式,通过将大量的乘法运算转化成加法来简化复杂性。
二、Turbo码译码Turbo码,,,/软输出迭代译码算法进行译码。Turbo码Shannon 限已相当接近。[6]
2.1 Turbo码编码器
图2-1是标准的Turbo码编码框图。它由2个(也可多个)R=1/2的子编码器C1和C2 ,1个N-bit交织器和1个凿孔功能模块组成。C1和C2并行级联,均属递归系统卷积编码器(RSC),其结构一般是相同的,也可以不同。假设输入编码器的信息序列为u=(u1, u2,……、un},它一方面直接输入C1进行编码,生成系统序列和校验序列。另一方面经交织后,输入C2进行编码,产生一个经交织的系统序列和另一个校验序列,和仅存在交织关系,因此,只保留即可。显然,若没有凿孔单元,编码器速率为1 /3即N为比特信息输入,3N为编码比特输出。为了得到较高的码率,可采用凿孔的方法,按一定的格式,对和删除一些校验位。例如删除所有的奇比特和偶比特,子编
图 2-1 Turbo码编码框图
码器的码率为== 2 / 3,整个编码器的码率为R= 1 /2,当然,我们也可以使C1和C2具有不同的码率,整个编码器码率R与子编码器码率和的关系为:
(2-1)
下面将逐一讨论编码器各组成部分。
(1)递归系统编码器
码率为1 /2的递归系统编码器的生成矩阵可表示为:
(2-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gdp核算方法调整历史方法与影响.pdf
- gla开阳云平台存储虚拟化技术白皮书.pdf
- hadoop0纠删码erasurecoding节一半存储空间-过往记忆.pdf
- hash函数-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pdf
- fpga/cpld结构与应用eda技术实用教程kx康芯科技-read.ppt
- dioecism雄花和雌花在同一株植物上如南瓜.ppt
- co3①有无色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ppt
- hfc-245fa聚氨酯发泡剂hfc-245fa聚氨酯发泡剂在泡沫上的优势.ppt
- hpd300大孔树脂纯化金橘皮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pdf
- hplc法测定烟草及烟草制品中马来酰肼残留-烟草科技.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