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年春分至小满时令养生提示-20130319.docVIP

癸巳年春分至小满时令养生提示-20130319.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癸巳年春分至小满时令养生提示-20130319

癸巳年春分至小满时令养生提示 刘 承 恩 一、节气概况 癸巳年春分(2013年3月20日)至小满(2013年5月21日)为一年六步气的二之气。期间共经历春分(3月20日)、清明(4月4日)、谷雨(4月20日)、立夏(5月5日)四个节气,共计约60天。 春分日太阳视运动到达黄经0°,太阳光直射赤道。《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的“分”,既有平分昼夜,又有平分春季之意。春分是全世界公认的节气,以此日为界,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气温逐渐升高;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气温逐渐降低。即北半球的春分是南半球的秋分。 春分后15天是清明,太阳视运动到达黄经15°。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求新护生的仪式。 谷雨时,太阳视运动到达黄经3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故此得名。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 太阳视运动到达黄经45°是立夏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万物即将告别春天,是古时按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的开始。 二、时令分析 癸巳年年运为火运不及,司天之气为厥阴风木,二之气的主气为少阴君火,客气为太阳寒水。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今年春季的后半段至夏初,人与草木阳气的生发与释放易受到影响。这步气兼跨春、夏两季,以立夏为界,分为两个阶段,以下分别说明。 1.春分至立夏 春分至立夏的45天为“春行冬令”,即春季的节气到来,却是冬天的气候当政,会出现“倒春寒”,已经发芽甚至开花的植物会因遭遇湿寒之气而凋落。《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描述为“二之气,寒不去,华雪水冰,杀气施化,霜乃降,名草上焦,寒雨数至”。 2.立夏至小满 立夏至小满的15天为“夏行冬令”。夏属火,应心,人的阳气,尤其心阳在夏季应处于开放状态,而癸巳年年运为火运的阴运,加之所至冬气寒湿,阻碍人的阳气充分向外释放,阳气欲发而不得发,易形成心郁和内热。故《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曰:“阳复化,民病热于中。” 三、养生要点 养生的根本原则是:“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春夏养阳,调养重点是使人的生命节律符合春生夏长的自然规律。 (一)调养指导 春分后,时令、气候继续影响并会加重人的肝郁和心郁。因太阳直射点到达并越过赤道,而使肝郁的状况较春分前有所缓解,人的内热持续增加,故凉血成为人在二之气的调养重点。人的体质不同,故会出现“两极分化”。 1.偏虚、寒者 肝气虚者宜亥初(以下时辰均参见附2《一日时间对照表》)前睡觉,午正前适度补肝气;肝阴不足者,宜亥初滋养肝阴;肾阳虚者卯初适度补肾阳;脾阳虚者宜辰初、巳初健脾益气,以平为期。手、脚、颈、腰、膝出现酸、凉、胀、痛,即时用内装香料的护具驱走风、寒、湿邪。 2.偏实、热者 肝气不通者宜未正、戌初疏肝;脸红血热者,宜申初至亥初滋阴凉血;夜间蹬被或手脚往外放或盗汗者,夜间即时养肾阴。 3.体质平和者 采取即时调理。左侧身体不适,即时疏肝、平肝;右侧身体不适,即时养阴,敛阳归肾;唇干胃火盛,傍晚至晚饭后降胃火;胃凉或胃胀,即时温脾和胃。 (二)生活指导 1.起居方面 一日当中同样存在着“四季”的划分(以北京地区北京时间为例):3-9点为“日春”,9-15点为“日夏”,15-21点为“日秋”,21-3点为“日冬”。3点为一天的“立春”,5点为“惊蛰”,6点为“春分”,21点为“立冬”。 时间:晚上21点前睡觉(不晚于22点)以利于阳气潜藏,老年人及儿童应在晚20点前入睡为好。早上宜在3-5点间起床,以利于阳气生发。日冬睡眠犹如为人体“充电”,晚睡易耗伤阳气,久则气血匮乏损害健康。惊蛰不起则会使得阳气生发不利,人易头昏沉、烦闷、腰膝酸软等。早起活动后如觉困倦,可再睡回笼觉。古代养生早起为3点,晚起为5点;早睡为19点,晚睡为21点。(以北京地区北京时间计算) (2)午休养心:有条件的人,午时休息片刻有助于养心,时间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 2.饮食方面 (1)滋阴凉血,避免增加内热。体质偏热者忌食辛辣燥热及白酒等温热性食物,宜吃白菜、白萝卜、藕、百合、荸荠等有助于滋阴凉血的寒凉性食物。晚餐宜以米饭及萝卜汤、冬瓜汤或海带汤充饥。 (2)体质偏寒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