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材料后选择
一、材料分析题: 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一)读材料、提信息 37、(1)、(2) 39、(4) 材料一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 己……王如施仁政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着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孟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关注民生的思想主张有哪些?(6分) 材料二 诏曰:“天下大定”……诸遭乱为人奴隶者复为民。冻馁者里中富室假贷之,孤寡残疾者官养之,毋失所…… 流民复业者各就丁力耕种,毋以旧田为限……” 七月春正月甲戌,都督佥事王简、王诚、平章李伯升屯田河南、山东、北平…… 是月,平阳、太原、汾州、历城,汲县旱蝗,并免租税……五月丙子,免真定等四十二祎府州县被灾田租。辛巳,赈苏州饥民三十万户。六月陕西平凉、延安、靖宁雨雹,山西、山东、北平、河南蝗(蝗灾),并免除田租。 (洪武十三年)秋八月,命天下学校师生,日给廪膳(指官府发给银粮补助活)。 ——《明史》 (2)依据材料二,归纳明太祖在民生方面的举措。(6分) (二)明题意、用知识 37、(3)、(4) 39、(3) 材料三 明清时期,我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承古盟新的转折时代。在社会思想方面,“民本思想是先秦以来中国政治思想的主潮之一,她与君主论相反又相成,共同构筑了中国君主专制政体的理论基石……然而至明末清初,‘天崩地解’的时代氛围和批判思想的氤氲涵化,为传统的民本思想提供了一次更新的机会……我们把明末清初涌现的政治理念称之为‘新民本’”。 ――冯天瑜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 从此观之,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也,何可言无也?吾故曰,虽大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则知势利之心,亦吾人秉赋之“自然”矣。 ――《李氏(贽)文集》卷一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与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目的上有何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源是什么?(12分) 拓 展 一、就民生问题,除本题涉及的之外,我们学过 的知识中还主要涉及到哪些? 1、古代:(以唐宋为例) 唐太宗——“存百姓”思想; 政绩: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等经济方面措施; 宋代王安石变法中的理财措施(青苗法、方田均税法等); …… 2、近代: (1)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2)中共开展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 …… 3、当代: …… 4、世界近现代史:…… 二、当今中国民生问题有哪些,请举几例?解决民生问题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1、问题: 就业、保险、环境、权益、治安…… 2、思路: (1)基本前提:制度化、法制化; (2)根本途径: 深化改革。 关 注 高 考 1、2011年全国卷: 2、2009年天津卷:(古今中外) 3、2009年全国卷一: 4、2007年天津卷: …… 二、选择题 解答选择题的主要方法和步骤 1、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 ) A.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清朝设置军机处 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2、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鸦片战争后初期,知识界对清政府战败的原因进行的探讨,主要集中在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宜搭低代码开发师(中级)部分考题.docx VIP
- 2023年海峡杯数学试题八年级.pdf VIP
- 小学自考本科《小学课程与教学设计》2024年10月真题(附答案).docx VIP
- 等保2.0网络安全相关知识考试试卷题目及答案.doc
- DGTJ08-205-2024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 VIP
- 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1 There is a big music room.1湘鲁版.doc VIP
- 201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pdf VIP
- 高创CDHD使用说明书.pdf VIP
- 二年级语文上册试卷、练习单元测试卷第2单元第二单元 达标测试卷+答案.pdf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市场营销学(暨南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