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读图分析地球圈层构成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1.岩石圈的组成 按成因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3.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地理意义 【自学】“知识窗”――“岩石、矿物与元素的关系以及地壳元素组成” *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读图分析地球圈层构成: 地球内部圈层: 地球外部圈层: 地核、地幔和地壳 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四大圈层之间的关系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一、岩石圈的结构 1、岩石圈的范围: 地壳 地幔 软流层 岩石圈 地核 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 平均厚度约60千米 地球上各处的地壳厚度一样吗? 大陆地壳厚度一般为35-45千米。 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 厚度只有几千米。 全球最厚的地方在南美洲厄瓜多尔的钦博拉索山,其海拔高度为6,272米。成为地球最厚点是因为地球既不是圆形,亦不是椭圆形而是南大北小中间鼓的“梨形”。从地心算起,地球各地的厚度不一,赤道地区要比南北厚些,钦博拉索山的顶峰至地心比珠穆朗玛峰的还厚2,151米,因此,从地心算起,钦博拉索山是地球上最厚的地方。 虽然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却不是地壳最薄的地方。科学家通过对地球引力波动的测量发现,距离南美洲圭亚那1600公里、大西洋南部靠近南极洲的地方,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裂谷,其底部的地壳厚度仅为1.5公里,是地壳最薄的地方,不少科学家也认为这是世界上离地心最近的地方。这个地方离地心到底有多远?科学家还在进一步探测这个数据。 2.地壳分层与地壳厚度的变化 地壳的结构 特征 硅镁层 硅铝层 分布特点 密度 厚度 化学成分 位置 分层 氧硅铝为主, 钠钾也较多 氧硅铝为主,但镁铁钙成分相对增多 较小 较大 不连续圈层, 连续圈层 地壳厚度不均,大洋地壳远比大陆地壳薄; 分上、下两层,硅铝层分布不连续。 阅读P28第一段和图2-1-2,填表(学习与评价32页)。 地壳 上层 地壳 下层 在陆地较厚在海洋底部显著变薄甚至缺失 在海洋部分厚 度为5~8千米 从古时候起,人们已经利用岩石和取自岩石的材料制作工具。如将花岗岩等岩石制成粗糙的锤子,用黑曜岩剥成锋利的刀刃,而且他们还会利用色燧石取火。现在,人们利用砂岩、花岗岩、大理岩等修建银行、博物馆等建筑物。石灰岩如在建材工业中用作制造水泥和烧制石灰的原料 。人们从砂岩中提取硅,并用它制成无论是卫星还是电子游戏机都需要的芯片。 岩石可真是多种多样。铁、铝、金等金属来自于被称为矿石的岩石。钻石、绿宝石等宝石也来自于岩石。事实上,整个地壳也是由岩石组成的。在很多地方,地壳被土壤覆盖,但是土壤实际上也是由岩石微粒以及腐殖质即由腐朽的动植物所形成的物质组成的。一些科学家还通过考察在岩石中发现的动植物化石,可以推断出在上亿年以前地球上都有哪些生物。用心观察你周围的岩石吧,它们可是非常有用的呀! 花岗岩较常见,作为优良的建材和饰材,被广泛使用 玄武岩的气孔构造 为什么花岗岩比较坚硬, 玄武岩有气孔? 岩浆 高压 侵入地壳上部 喷出地表 冷却、凝固 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 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 (1)岩浆岩 看课本简要概括岩浆岩的 形成过程: 此岩石具有什么特征? 裸露岩石 沉积岩 特点: 一层一层的沉积 岩层中常找到化石 常见的沉积岩: (2)沉积岩 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 石灰岩、砂岩、页岩 岩层和化石是 记录地球历史 的 看课本简要概括沉积岩的 形成过程: “书页”和“文字” 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重力作用、化学作用 外力作用 石灰岩 砂岩 页岩 石灰岩 大理岩 举例: 已成岩石 变质岩 变质作用 (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 高温、高压作用 (3)变质岩 大理岩 板岩 石英岩 片麻岩 石灰岩 页岩 石英砂岩 花岗岩 看课本简要概括变质岩的 形成过程: 页岩 板岩 石英砂岩 石英岩 花岗岩 片麻岩 (岩浆岩) (变质岩) 侵入型岩浆岩 喷出型岩浆岩 岩浆 侵蚀 搬运 堆积 侵入型岩浆岩 喷出型岩浆岩 沉积岩 岩浆 (2) 侵蚀 搬运 堆积 侵入型岩浆岩 喷出型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 (3) 变质作用 高温重熔 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1. 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 改变了地形,塑造出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3. 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 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自学P30页第2小节,归纳出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地理意义 1、岩石、矿物与元素的关系是怎样?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