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节 影响动物实验效果的动物饲养环境和营养因素
一、温度
温度变动缓慢,在一定范围内,机体可以本能地进行调节与之适应。但变化过大或过急,机体将产生行为和生理等不良影响,影响实验结果。
一般当哺乳类实验动物,当温度过低时,常致性周期的推迟,而温度超过30℃时,则雄性动物则出现睾丸萎缩,产生精子的能力下降;雌性动物出现性周期的紊乱,泌乳能力下降或拒绝哺乳,妊娠率下降。因此实验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能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使动物易于患病,均可影响实验结果的正确性,甚至造成动物死亡。动物实验时最适宜的环境为21~27℃。
喜马拉雅(Himalaya)兔在20℃环境下饲养时,耳、尾、鼻和四肢尖端生长白毛,而饲养在10℃时,则生长黑毛。一些小啮齿类实验动物,在气温降到一定程度,就进入冬眠,如金黄地鼠,当气温降到4℃时,则开始冬眠。10~28日龄乳鼠分别饲养在3℃、22℃和33℃,可观察到乳鼠的甲状腺、胃上腺、肝脏、肾部皮肤以至尾巴的构造都有明显差异。一些药物的LD50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有较大差别(见表11-13)。
表11-13 两种不同温度对药物LD50的影响
药 物 15.5℃ 27℃ 苯异丙胺(Amphetamine) 197.0 90.0 盐酸脱氧麻黄硷(Methedrine) 111.0 33.2 麻黄硷(Ephedrine) 477.1 565.0 各种动物,甚至同种动物不同品系间,其最适宜温度都有差别。室温应保持在各种动物最适宜温度±3℃范围内。一般常用的几种实验动物对20-27℃的温度范围都能适应。灵长类实验动物(尤以南美产的猿猴,如绒猴)和无胸腺裸鼠,要求较高一些的湿度,而家兔、狗和猫要求低一些,兹将文献资料所列多种实验动物的最适温度综合在表11-14中。
表11-14主要实验动物最适温度(℃)
动物种 国 内 英 国 Lane-Petter氏(1970) IHVE指南书(1971) “欧洲”手册(西德1971) 日 本 小 鼠 15~20 20~22 22~24 21~23 22±2 22~24 大 鼠 18~22 18.3~22 22~24 21~23 22±2 23 豚 鼠 15~20 17~20 18~20 17~20 22±2 21~25 家 兔 15~20 15.5 18~20 16~19 18±2 23 猫 15~20 21~22 19以下 18~21 22±2 24 狗 15~20 22以下 19以下 12~18 18±2 24(幼) 灵长类 20~24 20~22 27(绒) 22±2 24
二、湿度
湿度过高,微生物易于繁殖,过低(如低于40%)易致灰尘飞扬,对动物的健康不利。空气的相对湿度,也对动物的体温调节有密切关系,在高温情况下其影响尤为明显。如湿度在40%以下大鼠发生环尾病(Ringtail);在低温度条件下,小鼠和大鼠的哺乳雌鼠常发生吃仔现象,此外仔鼠也常出现发育不良。据报告,高湿度对过敏性休克的大鼠死亡率提高。
一般动物在高温高湿情况下,易发生某些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而新捕获的猴,则要求较高的湿度和温度。南美产的猴尤为如此。一般实验动物,相对湿度在40~70%之间是完全可以适应的,50%±5最好。但猫则适于较低的湿度。
三、空气的流速及清洁度
实验动物其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一般均比人大,因此气流对实验动物的影响也较大。实验动物大多饲养在窄小的笼具有,其中不仅有动物,还有排泄物,因此,实验动物比人对空气的要求更高。污浊的空气易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空气中氨的含量是衡量空气质量的指标,劳动卫生标准中对空气中氨浓度的限度,在实验动物要求不超过20ppm。空气中氨含量增多可刺激动物粘膜而引起流泪,咳嗽等,严重者可引起粘膜发炎,肺水肿和肺炎。
根据实验,室中氨的含量130ppm时对动物略有刺激作用,250ppm豚鼠4~9天内死去80%,500ppm家兔气管及支气管出血,408ppm刺激咽喉,698ppm刺激眼部。1720ppm咳嗽。
硫化氢(H2S)是具有强烈臭鸡蛋味的有毒气体,空气中含0.0001~0.0002%即能察觉。动物粪便和肠中产生臭气中含有H2S。吸入的H2S在呼吸道中生成Na2S,以至使组织中失去Na+,此即粘膜受刺激的生化基础。H2S也能刺激神经。当温度增高时会增加H2S毒性,室内H2S浓度增高会使动物妊娠率下降。H2S和NH3均易诱发家兔鼻炎。此外,浓厚的雄性小鼠汗腺分泌物和嗅气,也能招致雌性小鼠性周期紊乱。
因此,动物饲养室和动物实验室的空气应尽量保持新鲜,注意通风换气;要求氨浓度小于20ppm,气流速度10~25cm/s,换气次数8~15次/小时。各种实验动物的的代谢量和必要换气量可见表11-1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