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雷火灸疗法
雷火灸疗法是中药粉末加上艾绒制成艾条,施灸于穴位上的一种灸法。本疗法始于《本草纲目》。《针灸大成》认为此法“治闪挫骨间痹痛及寒湿气痛而畏刺者”。 “雷火针”灸疗法与“太乙针”灸疗法一样,以芳香走窜的药物作引经药,使其具有祛风,散寒,利湿,通络作用的药力,渗透入穴位,产生温经通络,流畅气血,祛寒除湿的目的。
第一节 概述 赵氏雷火灸发展史
一、灸的起源
“灸”就是烧灼的意思。灸疗是我国古代人民同疾病进行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治疗方法。我国人民在远古的时候,掌握了用火的方法,人们在烘烤食物和取暖中,可能偶尔不慎被火烧灼,而减轻了某些病痛;或烤灼腹部,缓解了腹部的寒痛及胀满等症状,于是大家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疾病,这样就产生了灸疗。《灵枢·官能》中有“针所不及,灸之所宜”,就说明了灸的疗效作用。最初的用灸材料当然是很简单,比如用树枝等等。
二、灸的发展
在中国的古代,由于灸在治疗疾病中的显著作用,以及用灸材料的方便易寻,灸疗在当时是非常的盛行,用灸的材料以及治疗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用灸的材料发展到一是用某些刺激性中草药物,二是专用燃烧的艾叶或使用了其它的一些药物作为燃烧的材料。从治疗技术的发展来看,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灸法,早在三国时期就出现了灸疗的专著《曹氏灸方》(已佚),宋代庄绰有《膏肓腧穴灸法》、闻人耆有《备急灸方》、西方子有《明堂灸经》,在明代叶广祚有《采艾编》,清代吴亦鼎《神灸经论》等历史上有影响的灸疗专著。此外,其它的中医文献中有关灸疗的记载是多不胜数。在宋代还出现了专门施灸的医师。从灸的种类来看,分为了火热灸与非火热灸;我们这里只谈火热灸。火热灸中又有悬灸与实按灸,在明代出现的“雷火神针”就是实按灸。它多用于治疗风湿寒痹、闪挫肿痛疾病。它的治疗方法是点燃后用绵纸垫着进行熨灸。这种治疗方法一直延续到现代(当然,太乙神针也是其中之一)。可见在历史上灸疗是受到了相当的重视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三、赵氏雷火灸的创新
建国后,党和政府对中医事来非常重视,制定了中医的政策,但近二十年来,中医的针灸发展极不平衡,人们形成了重针不重灸,所以,银针治疗很快普及全国扉声世界,经祖国增了光,而灸疗技术及其应用却处于没落状态,很多针灸医生重针而不用灸,究其原因是灸疗技术已落后于形势,疗效不佳,因此灸的应用处于消失边缘。赵氏雷火灸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由重庆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所长赵时碧主任医师在几十年的行医经验中创新发展出来的。开发初期,由于各方面皆认为属于落后技术,而不为各方重视,当时正值商品浪潮风涌之时,有钱的人们开始注重了自己的身体仪表,减肥是当时的一个新的时尚,自己迫于无奈,为了让灸重新抬头,只得研制配方,以赵氏雷火灸减肥为名进行申报,通过逐渐发展,至使我们今天的赵氏雷火灸能以广泛的治病范围和明显的疗效让世人认识祖国医疗的珍贵。其创新方面在于:1、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多种药物,配制成不同的雷火灸条;2、操作手法上改雷火神针的实按灸法为明火的悬灸疗法;3、根据中医的经络学说和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研制出一套“以面带穴”新的灸疗方法,并且打破了古代医书上撰写的禁灸腧穴;4、研制的雷火灸灸条燃烧时具有独特的热力与红外线幅射作用,最强温度可达到240度左右;5、雷火灸药物在燃烧时,由于其药力峻猛、渗透力强,各种不同配制的药物分子因其未被破坏,被迅速吸附在人体表层,通过一定时间的熏考,在皮肤周围形成高浓药区,渗透到腧穴内,通过人体经络传导(循经感传的作用);6、扩大了中医火热灸法治疗疾病的范围;7、创立了一系列的雷火灸灸具,使其达到使用安全,操作简便。
“赵氏雷火灸”专利亦称“雷火灸”,现已广泛的用于中医的内科、外科、骨伤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男性科方面疾病,目前,赵氏雷火灸还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对某些疾病的远期疗效还需作进一步的临床观察。二是对疾病的治疗还需在临床中进一步的扩大。当然这是需要广大同仁们的共同努力。
第二节 雷火灸疗法
一、雷火灸的药物组成:
有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各9克,麝香少许等药物,共研细末,再取纯净艾绒28克加入药粉8克研制而成。
二、雷火灸的特点:
1、药力峻猛 雷火灸是由艾绒与其他多种药物组成,其形态粗壮,如大火炮形状,长10cm,宽3cm;每支灸重30g,外有灸具。各种植物燃烧时产生药化因子,这些药物因子随着燃烧的热辐射渗透到深部组织细胞、体内循环里,促进组织细胞的物质交换。
2、火力强 雷火灸药是一个能燃烧的植物柱,燃烧时产生的热辐射力很强,与一般的艾条相比,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辐射能量要大2倍以上,它们在同等条件距离时测得的最高温度是:雷火灸最高温度为240度左右,艾条灸是90度左右,雷火灸的最低温度是200度左右,而艾条灸是68度左右。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