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TO与中国国际学术年会
第五届WTO与中国国际学术年会
The 5th Annual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WTO and China
关于出席第五届WTO与中国国际学术年会的
邀 请 函
尊敬 先生/女士:
首先,组委会对您在WTO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和对年会的热诚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6是中国入世五周年,五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外贸易跨入世界前列,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10%,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大放光芒。随着中国贸易保护期的结束,中国企业也渡过了“幼稚工业保护期”而显得更加自信、成熟与稳健。但是,中国经济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如日益加剧的贸易摩擦、知识产权保护、弱质性农业保护、国内企业国际竞争力等众多问题。此外,世界贸易组织本身也面临着挑战,如多哈回合前景的迷茫,区域贸易一体化进程加快与各国贸易逆差的加剧等重大问题。在纪念入世五周年之际,需要每一位专家学者冷静地、客观地站在历史的高度去分析总结加入WTO五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得失,展望未来WTO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向。
第五届WTO与中国国际学术年会是由两岸四地十余所重点高校联合主办、协办的一届国际性、开放性、高层次的大型国际会议,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探讨如何有效推动两岸四地经贸合作与发展,以及如何加强与亚太各国区域合作。年会定于2006年10月28日——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届时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港澳、台湾、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将与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最高人民法院、中国社科院、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等各大部委的主要负责人共同探讨中国经济发展大计;参加本次年会的还有部分省市分管外贸工作的领导;教育部“211”重点大学的经贸学院、经管学院、商学院50余位院长,国内外优秀企业家等。
为了更好地团结国内专家为入世后的中国经济服务,我们将借助年会召开之际建立“中国世贸专家委员会”和“年会理事会”,希望广大学者积极报名。(申报者请另附个人简介一份)。鉴于您在经济、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等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业界影响,我们真诚地邀请您拨冗出席本届年会,并根据年会主题或议题提交论文参与评比。
附件:会议说明、出席确认表
WTO与中国国际学术年会组委会(代章)
二○○六年八月三十日
第五届WTO与中国国际学术年会说明
一、主办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
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大学商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浙江大学区域经济开放与发展研究中心
二、协办单位:台湾政治大学WTO研究中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天津财经学院
宁波大学商学院
河南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
三、支持单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四、承办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福耀反倾销研究中心
北京系统工程学会
国合环球经济技术交流中心
五、大会主席:成思危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副 主 席:陈准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唐若昕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总经理
Professor Ian Holliday 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杨允中 澳门大学校长高级顾问、澳门研究中心代主任
刘德海 台湾政治大学WTO研究中心主任
伊志宏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
李京文 北京工业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工程院院士、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孙国辉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院长
孙立坚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刘厚俊 南京大学商学院副院长
张小蒂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周文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书记
钟昌标 宁波大学商学院院长
苏科五 河南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
叶明钦 志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李晓华 华达国际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
六、执行主席:张汉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
秘 书 长:仲泽宇 国合环球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主任、WTO年会秘书长
七、年会议题:在WTO框架下两岸四地经贸合作与未来
后过渡期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与对策
区域贸易一体化与WTO发展
多哈回合与WTO未来
10+1、10+3和CEPA与中国
全球FTA的发展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