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凉时期敦煌民间杂密信仰问题考察.pdfVIP

北凉时期敦煌民间杂密信仰问题考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凉时期敦煌民间杂密信仰问题考察

140 北凉时期敦煌民间杂密信仰问题考察 以北凉石塔为中心 彭建兵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政史系,贵州 兴义 562400) 摘要:本文主要从石塔供养人及其发愿 目的、石塔修造者、佛教结社、石塔存放处所等方面来考 察敦煌杂密信仰的民间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表明,北凉时期,杂密信仰在敦煌民间十分流行。 关键词:敦煌 北凉石塔 杂密 佛教结社 民间性 中图分类号:B9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252(2009)04—0140—07 敦煌 自前凉张轨后 “多有塔寺”。①至北凉时期,更是大建塔寺。北凉的修造塔寺, 与西域大乘佛国于阗的佛教艺术有密切关系。法显 《佛国记》记载,于阗 “彼国人民 星居,家家门前,皆起小塔,最高者可高二丈许。”②北凉沮渠蒙逊的国师昙无谶精通咒 术,在西域号为 “大咒师”,所译佛经全为大乘经典。可以判断,昙无谶在弘法途经于 阗等习大乘佛教之国时,是耳闻目睹了他们对供养小塔的修造以及礼拜石塔诸情形的。 因此,我们认为,蒙逊时期所造北凉石塔与昙无谶的推介有直接关系。这可以从其所译 佛典中找到一些证据。昙无谶译 《大方等大集经》卷3l说: 所有众生修立塔庙,供养众僧,求无尽身,无苦恼身,所作供养皆作生身、法 身。生身供养者即是塔像。法身供养者,书写、读诵十二部经。 对佛、法、僧三宝的供养有生身供养与法身供养两种形式。修造塔像为生身供养。昙无 谶译 《大般涅椠经》说: 若欲尊重法身舍利,便应礼敬诸佛塔庙,所以者何?为欲化度众生故,亦令众 生于我身中起塔庙,想礼拜供养。如果众生以我法身为归依处。 收稿 日期:2009—06—11 作者简介:彭建兵 (1972一),男,湖南益阳人,历史学硕士,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敦煌学与中 国佛教文化、贵州地方史等研究。 ① 魏收:《魏书》卷 114 《释老志》,北京 :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2页。 ② 章巽:法显传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 13页。 ③ 《大正藏》(第 l3册),第2l页中。 ④ (大正藏》(第22册),第410页上。 北凉时期敦煌民间杂密信仰问题考察——以北凉石塔为中心 141 在佛涅檠之后,礼敬雕绘有诸佛的塔庙,即是对佛的尊重,佛陀自然也就会化度众生 了。敦煌地区出土的五座北凉石塔,有 口吉德塔、沙山塔、索阿后塔、王坚塔与岷州庙 塔,均于塔肩造七佛像,于塔基造众神王像。昙无谶精于陀罗尼咒术,其推崇的石塔有 杂密内容是可以肯定的。北凉石塔所造七佛出自杂密佛经,为杂密七佛。① 昙无谶应该 是北凉石塔修造的首倡者。沮渠蒙逊时期所造敦煌口吉德塔、沙山塔就反映了杂密信 仰。这种风格的石塔又为蒙逊子辈所继承,从而为我们了解北凉杂密信仰的流行提供了 直接依据。 敦煌五座北凉石塔,除口吉德塔、索阿后塔具体出土地点不详外,其余三件均为塔 寺遗物。因此,有学者认为这些石塔主要为僧人禅观悟道所用。②殷光明先生对石塔主 要为禅观所用作了较详细的论证。③北凉石塔虽多为塔寺遗物,但我们还是能从中找到 一 些民间杂密信仰的痕迹。 我们从石塔供养人及其发愿目的、石塔修造者、佛教结社、石塔存放处所等方面来 考察敦煌杂密信仰的民间性及其相关问题。 敦煌北凉石塔的供养人,既有 “道人”、 “休息”,又有 “信士”、 “清信士”。 “道 人”与 “休息”均指出家的僧侣。 “信士”、 “清信士”是指在家归依三宝、持戒修养 的男性居士,即优婆塞。实际上,敦煌北凉石塔供养人范畴不仅仅指优婆塞本人,其妻 子儿女、僮仆奴隶均在供养人之列。口吉德塔发愿文 中有 “见在 口口口”、 “见在 口口”、 “见在妻”、 “见在口”、 “妙口见在口口”等文字。 “见在”意为现在、如今, 相当于 “健在”。从 “见在妻”来判断,“见在口口”、 “见在口”、 “见在口口口”当为 与塔主有亲属关系的一些供养人。索阿后塔发愿文中的世俗供养人有索阿后、羌儿、孟 弥、惠仲等,还有 “并妻息僮仆”的字样 ,可知索氏塔为多个家族 (或民间信仰组织) 所供养之塔。岷州庙塔、王坚塔也是佛教结社供养塔。岷州庙塔的供养人有淳于国、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