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退化与生态恢复.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退化与生态恢复

教学目标 掌握土壤退化的概念,深刻认识我国土壤退化的基本态势; 了解我国土壤退化的主要类型及其防治措施; (二)土地退化与土壤退化 土地:土地是宏观概念,更多强调土地属性(地表形态,植被覆盖,水文和土壤) 土壤:是土地的主要自然属性,是土地中与植物生长密不可分的那部分自然条件。 土壤是土地的核心。 *土地退化是指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导致土地质量下降乃至荒芜的过程。 森林破坏,草地退化,水资源恶化及土壤退化等 退化导致的直接后果: 土壤退化是土地退化的集中表现、最基础而最重要,且具有生态环境连锁效应的退化现象。 土壤退化的标志是对农业而言的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的下降,对环境而言的土壤质量的下降。 质和量 二、土壤退化的分类 (一)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壤退化》一书的分类: 10类:侵蚀、盐碱、有机废料、传染性生物、工业无机废料、农药、放射性、重金属、肥料和洗涤剂。 旱涝障碍、土壤养分亏缺和耕地非农业占用。 (二)我国对土壤退化的分类 ***我国土壤退化分为土壤侵蚀、土壤沙化、土壤盐化、土壤污染以及土壤性质恶化、耕地的非农业占用等6类 我国土壤(地)1,2级分类 1,数量退化:面积减少 2,质量退化:性质恶化、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下降 第二节 我国土壤退化的背景与基本态势 一、我国土壤退化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一)土壤(地)资源短缺,空间分布不均 1,人均土壤资源占有率低 2,土壤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区域开发压力大 山地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 3,生态脆弱区范围大 黄土高原、新疆绿洲、西南岩溶区及东北西部 与内蒙地区均属生态脆弱带。 4,耕地土壤质量总体较差,自维持能力弱 2/3属中低产地; (二)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壤的压力 2011年 70亿 (三)水资源短缺与土壤退化 南多北少 水土流失,养分损失4000多万吨 长江中下游水土流失,三峡水库1.6亿吨泥沙 第三节、土壤退化主要类型及其防治 (一)土壤沙化和土地沙漠化(173) (二)土壤流失 (三)土壤盐渍化与次生盐渍化 (四)土壤潜育化与次生潜育化 (五)土壤肥力衰退和土壤污染 1,使大面积土壤失去农、牧生产能力 2,是大气环境恶化(黑风暴、沙尘暴) 造成土地贫瘠,环境恶劣,威胁人类的生存。 楼兰古城 土壤流失指标 土壤侵蚀模数,每平方千米土壤流失量 允许值:流失速度/形成速度 平衡 美国土壤保护局,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A=R.K.L.S.C.P (四)土壤流失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1,土壤薄层化 2,土壤质量下降 3,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第四节 土壤退化的生态恢复 一、退化生态系统与土壤退化 二、生态恢复与恢复生态学 三、土壤退化的生态恢复案例 一、退化生态系统与土壤退化 退化生态系统定义:指生态系统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形成的偏离自然状态的系统。 (一)生态恢复与恢复生态学的概念 生态恢复:是帮助退化、受损或毁坏的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它是一种旨在启动及加快对生态系统健康、完整性及可持续性进行恢复的主动行为。 强调人类的主动作用 (二)生态恢复的目标与原则 1. 生态恢复的目标 将已经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重新恢复成未受干扰的状态。 2. 生态恢复的原则 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能接受 原则: (三)生态恢复的程序与技术体系 1,生态恢复的程序 (1)确定系统边界 (2)生态系统状况调查 (3)生态系统退化诊断 (4)确定目标 (5)实施生态恢复 (6)生态恢复示范和推广 (7)预测、检测和评价 2,生态恢复的技术体系 2,生态恢复的技术体系 非生物或环境要素的恢复技术 生物因素的恢复技术 生态系统的总体规划、设计与组装技术 三、土壤退化的生态恢复实例 (一)农田土壤退化的生态恢复 (二)森林土壤退化的生态恢复 本章小结 土壤退化 土壤流失 的概念 我国土壤退化的主要类型?防治方法? (四)土壤潜育化与次生潜育化 土壤潜育化是土壤处于地下水和饱和,过饱和水长期浸润状态下,在 1m内的土体中某些层段Eh200mV,并出现因Fe,Mn 还原而生成的灰色斑纹层,或腐泥层,或青泥层,或泥炭层的土壤形成过程常表现为 50cm土体内出现青泥层。 排水不良 水过多 过度耕垦 成因 1、开沟排水; 2、多种经营; 3、合理施肥; 4、耐渍品种。 潜育化的治理 我国土壤潜育化与次生潜育化水稻田有400万亩。主要分布在南方的鄱阳湖平原、珠江 第四节 土壤退化的生态恢复 人为原因 自然灾害 退化生态系统 过程 干扰的强度 持续时间和规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