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昌区2014-2015年新课标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试题答案解析
武汉市武昌区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部分学校期中联合测试
九年级第Ⅰ卷??选择题(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中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
A.不可思义(yì)? ?? ? 慨(gài)叹? ? 秀颀(xīn)? ?婷婷(tíng)玉立
B.悲天悯(mǐn)人? ?? ?驰骋(chěng)? ???沉湎(miǎn) 眼花缭(liáo)乱
C.钟灵毓(yù)秀? ???膂(lǚ)力? ?? ?虬(qiú)枝??坦荡如砥(dǐ)
D.望眼欲穿(chuān)??敷(fū)演? ???蹂躏(lìn)? ?如释(shì)重负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课 |标 |第 |一| 网
天下_______之人,一定会热爱呼伦贝尔的壮阔;天下________之人,一定会赞美呼伦贝尔的奔马;天下______之人,一定会喜欢呼伦贝尔的清新;而天下喜好吟唱之人,一定会后悔自己没生长在呼伦贝尔大草原。
A.恬淡? ? 坦诚? ?勇敢? ?? ?? ???B.勇敢? ? 恬淡? ? 坦诚
C.勇敢? ? 坦诚? ?恬淡? ?? ?? ?? D.坦诚? ? 勇敢? ? 恬淡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根据武汉市的城市规划,到2020年,武汉市主城区内的自行车廊道、通道、休闲道总长度将达850公里。
B.周新武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报告人用鲜活的事例讲述了周新武不念机关念基层,为群众干实事,为群众造福,为人民鞠躬尽瘁。
C.武汉市新建的第一个城市慢生活走廊—老汉口绿化广场将于10月底开放,它将为武汉市民体验都市慢生活提供有利条件。
D.华人作曲家周龙将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改编成歌剧,一举夺得“普利策”音乐创作奖,这是华人首次获得此奖项。
4.下面语句还原到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X|k | B| 1 . c|O |m
同样,不问政治而死读书本的人,那是无用的书呆子,决不是真正有学问的学者。
片面地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者片面地只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极端错误的。? ?A? ???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决不是真正的政治家。? ?B? ?真正的政治家没有不努力读书的。完全不读书的政治家是不可思议的。??C?? 真正有学问的学者决不能不关心政治。完全不懂政治的学者,他的学问是不完全的。??D? ?就这一点说来,所谓“事事关心”实际上也包含着对一切知识都要努力学习的意思。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茱萸之谜
余光中
茱萸在中国诗中的地位是十分特殊的。屈原在《离骚》里曾说:“椒专佞以慢幍兮,榝(shā)又欲充夫佩帷。”显然认为榝是不配盛于香囊佩于君子之身的恶草。榝就是茱萸。千年之后,到了唐人的笔下,茱萸的形象已经大变。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都是吟咏重阳的名句。屈原厌憎的恶草,变成了唐人亲近的美饰,其间的过程,是值得追究一下的。 标 第 一 网
②重九,是中国民俗里很有诗意的一个节日,诸如茱萸,菊花,登高等等,都是惯于入诗的形象。登高带茱萸囊的传统,一般都认为是源于梁朝人吴均《续齐谐记》所载的这么一段:“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红)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根据《续齐谐记》的说法,登高带茱萸囊,饮菊花酒等习俗到梁时已颇盛行。吴均虽是梁朝人,相传桓景和费长房却是东汉人。《西京杂记》中也有记载,汉高祖宫人“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据此推测,重九的习俗起源则在东汉乃至汉初了。有意思的是,重九吟诗的传统中,从东晋至南北朝,却唯独少见咏茱萸之作。
到了唐朝,情形便改观了,茱萸已为诗人所乐道。王维所谓“遍插茱萸”,说明佩花之盛。杜甫所谓“醉把茱萸”,可能是指茱萸酒。重九二花,菊与茱萸,菊花当然更出风头,因为它和陶渊明缘结不解,而茱萸,在屈原一斥之后,却没有诗人特别来捧场。虽然如此,茱萸在唐诗里面仍然是很受注意的重阳景物。杜甫全集里,咏重九的十四首诗中便三次提到茱萸。李白的诗句“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说明此树的红实熟于重九,可以插在鬓边。佩戴茱萸的方式,可谓不一而足,或如赵彦伯所谓“簪挂丹萸蕊”,或如陆景初所谓“萸房插缙(jìn)绅”。至于李峤“萸房陈宝席”和杜甫的“缀席茱萸好”,则是陈花于席,而李乂(yì)的“捧箧萸香遍”该是分传花房或赤果。http://w ww .xkb1.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课标人教版2015年秋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重点训练题含解析.doc
- 新课标人教版2015年秋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重点训练题含解析.doc
- 新课标人教版2015年秋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重点训练题含解析.doc
- 新课标人教版2015年秋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八单元测试题含解析.doc
- 新课标人教版2015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含解析.doc
- 新课标人教版2015年秋新区七年级语文上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 新课标人教版2015年秋四年级语文上半期测试题含解析.doc
- 新课标人教版2015秋天兴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 新课标人教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四年级语文试题.doc
- 新课标人教版2016年一年级上册期末写字卷含解析.doc
- 武汉市2014-2015年上学期初一七年级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十月联考.doc
- 武汉市2014-2015初三九年级9月语文联考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 武汉市2015年下学期高二期末人教版语文.doc
- 武汉市2015年初一七年级4月联考语文.doc
- 武汉市2015年初二八年级4月联考语文.doc
- 武汉市武昌区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doc
- 武汉市江夏区2012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人教版).doc
- 武汉市江夏区2012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人教版).doc
- 武汉市蔡甸区联考2015届新课标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上册语文12月月考.doc
- 武汉市部分学校2015年初三九年级3月联考语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