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行四边形检测题文档
特殊的四边形综合检测
1.如图,一块矩形的土地被分成4小块,用来种植4种不同的花卉,其中3块面积分别是,,,则第四块土地的面积是( )
A B、50m2 C、54m2 D、60m2
2.在菱形ABCD中,,则菱形AB边上的高CE的长是( )
A. B. C. D.
3.在四边形ABCD中,O是对角线的交点,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是( )
AAC=BD,AB∥CD,AB=CD B、AD∥BC,∠A=∠C
CAO=BO=CO=DO,AC⊥BD D、AO=CO,BO=DO,AB=BC A平行四边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菱形A等腰梯形???? B矩形?? ?? C平行四边形?? ?? D菱形的周长为,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过点作的垂线,分别交于点,连结,则的周长为( )
A.5cm
B.8cm
C.9cm
D.10cm
7、红丝带是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的国际性标志.将宽为的红丝带交叉成60°角重叠在一起(如图),则重叠四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
8.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较短的边长为4.5厘米,则对角线长为
9.在ABC中,∠C=90°,CD是AB边上的中线,∠A=30°,AC=5,△ADC的周长10.菱形周长为40,一条对角线长为16,则另一条对角线长为个菱形的面积为 11.在四边形ABCD中,若已知AB∥CD,则再增加条件 ,即可使四边形ABCD成为平行四边形若再补充条件__________则四边形ABCD为菱形.
1.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作等边△ADE,则∠AEB=.13.如图,M、N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边AD、BC的中点,且AD=2AB.
求证,四边形PMQN是矩形。
14.如图,已知AD是Rt△ABC斜边BC上的高,∠ABC的平分线交AD于M交AC于E,∠DAC的平分线交CD于N.证明:四边形AMNE是菱形.
16.已知:如图,在△ABC中,AD⊥BC,垂足为点D,BE⊥AC,垂足为点E,M为AB边的中点,联结ME、MD、ED。
(1)求证:△MED为等腰三角形;
(2)求证:∠EMD=2∠DAC.
中,是与的交点,过点的直线与的延长线分别交于.
(1)求证:;
(2)当与满足什么关系时,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证明你的结论.
18、已知:如图21,(ABC中,D是BC中点,AN平分(BAC,BN(AN于N,AB=10,AC=16,求:ND的长.
19、如图,已知在梯形ABCD中,DC∥AB,AD=BC,BD平分∠ABC,∠A=60°.
(1)求∠ABD的度数;
(2)若AD=2,求对角线BD的长.
1
PP
N
M
D
C
A
B
P
Q
A
B
C
D
E
M
F
D
O
C
B
E
A
第17题图
C
B
A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试块送检台账.doc
- 硅块检验规程JY014.doc
- 最新2011年4月份入党志愿书.doc
- 2011-2012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考试卷.doc
- 秋天的图画简案.doc
-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总结.doc
- 今日早报之今日.doc
- 小学五年级上语文《狼牙山五壮土》导学案.doc
- 校园之声(直击早恋).doc
-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 师缘主题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偏好MOEA_D算法的气发动机多目标优化标定研究.pdf
- 师范技能课件比赛一等奖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生初中美术说课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技能课件图片素材库最新完整版本.pptx
- 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Well that changed the world 教学设计-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
- 师范生技能大赛PPT课件语文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扭矩的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策略研究.pdf
- 1.2.1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教学设计)高二数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
- 师范文化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