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申请书.pdf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申请书

  附件2 申请文件B 部分(地质遗产)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 成员申请书 申请者名称: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 省 份: 贵州省 国 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提 交 日 期:2014 年9 月 30 日     目 录 1 拟建世界地质公园地质概况 1  1.1 区域地质背景 1  2 拟建世界地质公园区域内地质遗迹清单及描述 3  2.1 主要地质遗迹类型 3  2.2 主要地质遗迹景观特征 4  2.3 主要地质景观的形成与演化 11  3 就国际、国家、区域及本地而言,对这些地质遗迹所具有的价值进行详述 14  3.1 主要地质遗迹的价值介绍 14  3.2 地质遗迹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18  4 非地质遗迹清单和描述,及它们与地质公园的协调 21  4.1 生物遗迹 21  4.2 民族文化遗迹 22    地质遗迹 地质遗迹 地质概述:晚三叠世以来,受多期强烈构造运动影响,贵州全境隆起成陆,并逐 渐抬升形成内陆高原。随后,区域地壳经历多次抬升,众多分散独立的地下河与 地表河,不断相互袭夺、转换,并连接成织金洞、绮结河、东风湖三个相对独立 的多层地貌单元,发育了各种不同形态、不同类型、优美、珍稀的喀斯特地貌, 其中洞穴、峡谷、天生桥、天坑等是全球同类地质遗迹的典型代表和佼佼者。这 三个地貌单元海拔依次降低,发育模式由地下喀斯特逐渐过渡至地表喀斯特,系 统完整地纪录了贵州高原喀斯特地貌的演化历程。  1 拟建世界地质公园地质概况 1.1 区域地质背景 (1) 地层 公园所在区域基本为沉积岩覆盖,沉积厚度达2250~2550m ,划分为十六个 正式地层单位(表1-1)。 园区出露的地层,以下三叠统夜郎组和永宁镇组为主,总厚度大于300m, 呈条块状分布,横向上被上二叠统煤系地层和三叠系页岩地层相隔开,纵向上下 三叠统的不可溶层(沙堡湾段与九级滩段)将可溶层(黄椿坝段)相隔开,形成 横向—纵向隔水层并存的独特结构。 (2) 区域地质构造 公园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北侧,区域内构造线和地层总体走向呈北东方 向,岩层发生构造变形的主要时期为燕山期,新构造运动的总体表现为间歇性隆 升。 区域内地层褶皱紧密,背斜、向斜相间展布。从西北边界的陈家寨背斜往东 南有织金向斜、桃树湾背斜、碉边向斜及卢家渡背斜等。它们轴部走向均为北东 -南西,为初次构造,是区域内的主导性构造,也是构成区域构造的主干骨架, 同时对地下水运动及河流流向具有控制作用。如绮结河的上、下游分别受到碉边 向斜及织金向斜的控制。 区域内断层发育强烈,属初次构造的绮结河断层等分布于桃树湾背斜两翼, 其走向与褶皱一致,为压扭性和压性逆断层。区内裂隙也很发育,主要为北东东、 北西西及北北东、近南北几组。出水裂隙走向主要为南北、北东及北西三组。 1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