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本翻译》第五章法律文本翻译的原则.ppt

《法律文本翻译》第五章法律文本翻译的原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APTER Five 第五章 法律文本翻译的原则 CONTENTS TEACHING AIMS 教学目标 学习本章之后,需掌握以下知识点: 1. 了解一般翻译的基本原则 2. 掌握法律翻译的基本原则 3. 能够初步进行法律文本的翻译 背景知识引入 Preview 翻译是有原则的,翻译原则与翻译标准紧密相关,其实翻译的原则和翻译的标准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从译者的角度来考虑翻译活动,而后者是从翻译评论家的角度来评判译文。 example The parties hereto shall,first of all, settle any dispute arising from or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ontract by friendly negotiations. Should such negotiations fail,such dispute may be referred to the People’s Court have jurisdiction on such dispute for settlement in the absence of any arbitration clause in the disputed contract or in default of agreement reached after such dispute occurs. 此例句是一个典型的法律长句,在翻译时,译者除了要把原文中的信息准确无误地翻译出来之外,还必须把原文的法律语言特征和语言风格传递出来,让译文读者明确地感受到译文同样也是法律文本。比如,将“should such negotiations fail”翻译成“如果这些谈判没有结果”,尽管从信息准确传递上讲没有任何错误,但由于法律文本属于表达类文本,因此这样的翻译就没有反映出原文的语言风格特点。 该例句可译为:“双方首先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因合同而发生的或与合同有关的争议。如果协商未果,合同中又无仲裁条款约定或争议发生后未就仲裁达成协议的,可将争议提交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解决。” 第一节 一般翻译的基本原则 关于翻译标准和原则,中外翻译理论界的认识众说纷纭,可谓是百家争鸣。莫衷一是。严复在总结前人翻译思想的基础上,于1898年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信、达、雅”三字标准。“信”是指强调译文必须忠实原文,“达”是强调译文应该通顺易懂,“雅”是在严复时代指的是桐城派风格,当代我们赋予“雅”以新的含义,即指译文要有文采。 在西方,第一个对翻译原则进行探讨的翻译理论家是泰特勒( Alexander Fraser Tytler,1747—1813)。其 “论翻译的原则”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 A.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译文应该是原著思想内容的完整再现 / 复制 ) ; B.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 译文的风格和手法应该和原著属于同一种性质 ) ; C.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 ( 译文应该有原作一样通顺流畅的文笔 ) 。 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 “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67)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遵循以下的三个步骤。 第一,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 第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 第三,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义和文化,可以采用“重创”这一翻译技巧来解决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 第二节 法律翻译的基本原则 法律语言是一种具有规约性的语言分支,因此在翻译中,综合翻译的总体标准同样适用于法律翻译.如严复的“信、达、雅”,奈达的“功能对等”及翻译界广泛接受的“忠实”、“通顺”、“流畅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