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评考试环境影响评价专业课件6.ppt
表5-1危险废物允许进入填埋区的控制限值 序号 项目 稳定化控制限值(mg/L) 1 有机汞 0.001 2 汞及其化合物(以总汞计) 0.25 3 铅(以总铅计) 5 4 镉(以总镉计) 0.50 5 总铬 12 6 六价铬 2.50 7 铜及其化合物(以总铜计) 75 8 锌及其化合物(以总锌计) 75 9 铍及其化合物(以总铍计) 0.20 10 钡及其化合物(以总钡计) 150 11 镍及其化合物(以总镍计) 15 12 砷及其化合物(以总砷计) 2.5 13 无机氟化物(不包括氟化钙) 100 14 氰化物(以CN计) 5 73 (2)必须预处理后入场填埋的废物 ①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12)测得废物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有害成分浓度超过表5-1中允许进入填埋区的控制限值的废物; ②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12)测得的废物浸出液pH值≤7.0和≥12.0的废物; ③本身具有反应性、易燃性的废物; ④含水率高于85%的废物; ⑤液体废物。 11.3.3 医疗废物的处置方法 11.3.3.1 焚烧处置医疗废物 11.3.3.2 医疗废物的其他处理与处置方法 授课重点 11.3危险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11.3.3.1 焚烧处置医疗废物 (1) 焚烧方法的适用性 (2) 焚烧处置医疗废物的特殊性 (3)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厂的厂址选择原则 11.3危险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1) 焚烧方法的适用性 由于具有传染性 故首先预处理,毁形、灭活,之后焚烧 使用焚烧技术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地区应将焚烧医疗废物纳入进去 11.3危险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2) 焚烧处置医疗废物的特殊性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 同时执行《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试行)》(GB 19218-2003)中给出医疗废物焚烧炉污水排放限值 焚烧厂的生活废水、生产废水和清洗消毒产生的废水应经过处理后排放,排放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有关要求 进料时避免破碎,尽可能采用连续进料方式 飞灰安全填埋 炉渣需鉴别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11.3危险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3)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厂的厂址选择原则 5.3.1 全国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和总体规划要求符合性,并符合当地气、水、自然保护的要求,且应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的认定 5.3.2 厂址选择应符合《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中的选址要求 5.3.3 厂址选择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11.3危险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3)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厂的厂址选择原则 厂址选择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1) 禁止:地表水Ⅰ、Ⅱ类区和环境空气质量Ⅰ类区 (2) 距离居住区、交通干道≥800m;距离工业、企业≥300m;距离地表水≥150m (3) 尽可能位于城市主导风向下风向 (4) 防洪、排涝 (5) 综合考虑交通、运输距离、土地利用现状等 (6) 满足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7) 厂址选择应同时考虑炉渣、飞灰处理与处置的场所 (8) 厂址附近应有满足生产、生活的供水水源和污水排放条件; (9) 厂址附近应保障电力供应。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11.3危险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11.3.3.2 医疗废物的其他处理与处置方法 高压蒸汽法 微波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 等离子热解法 11.3危险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11.4 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 11.4.1 一般工程项目的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11.4.2 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环境影响评价 11.4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 11.4.1 一般工程项目的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11.4.1.1 污染源调查 11.4.1.2 一般固体废物防治措施的论证 11.4.1.3 提出危险废物的最终处置措施 授课重点 11.4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 11.2.3.4 渗滤液产生量 影响因素 垃圾含水量、降雨、作业方式、蒸发量、风力、地面情况、种植情况等 水量平衡法 Q=(WP-R-E)Aa+Q Q:渗滤液年产生量,m3/a; Wp:年降水量; R:年地表径流量,R=C×Wp;C:地表径流系数; E:年蒸发量; A:填埋场地表面积; Q:垃圾产水量。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11.2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课外知识:渗滤液水质特征 有机污染物浓度高(COD多在万mg/l以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ESIGN OF FLUOROGENIC REPORTER AFFINITY LABELS FOR 用于荧光记者的亲和标签的设计.ppt
- 有关KPI 的探讨[突破高绩效管理].ppt
- 农村养老保险【内部精华】.ppt
- 第一方案 高三一轮复习(文理通用) 第十二章 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三节 二项式定理(理) 课件.ppt
- 第03章 无线网络传输技术[PPT课件].pptx
- 7-工作计划Sample【应用文书例稿】.ppt
- 第六章 打造高绩效管理与评估.ppt
-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语文(上)《童趣》课件.ppt
- 2012化学高考总复习《创新教程》:第二章 第5讲 精品课件.ppt
- 第4章 MCS-51单片机程序设计.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