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宪问》二则
* 《论语·宪问》(二则)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事实上:一种文化也孕育着一种文明。“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的东方文明,正是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铸就的辉煌。 当我们掀开那悠久的历史,深入那灿烂的文化,研读那深邃[suì]的思想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古代强国,领略到的是堪称世界奇葩[pā]?的灿烂文化,惊叹的是凝聚着民族智慧的伟大发明。 让美国《人名年鉴手册》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孔子,其思想博大精深;享有世界级艺术奇观之称的敦煌莫高窟光彩照人;被日本人顶礼膜拜的是传播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僧鉴真。不仅如此,我们的诸子百家的“大争鸣”比欧洲的“文艺复兴”早了两千多年;我们的元杂剧比莎士比亚的剧作早了几个世纪;我们的“芦沟晓月”让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叹为观止。所有这一切都堪称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世界艺术的精华。 伟大的祖国:不朽的文化、深刻的思想、精辟的学术,穿越历史的隧道,跨越无垠[yín]的时空,影响着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全世界诸多的人们。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让他们的思想点燃我们思想的火花、心灵的明灯。 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1、有德者必有言: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2、以德报德: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1、有德者必有言: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2、以德报德: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一定有勇气,有勇气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这一章解释的是言论与道德、勇敢与仁德之间的关系。这是孔子的道德哲学观,他认为勇敢只是仁德的一个方面,二者不能划等号,所以,人除了有勇以外,还要修养其他各种道德,从而成为有德之人。 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用正直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灵犀一点,相互交流 1、为什么说“有德者必有言”呢? 一个人有德行,有修养,就一定会有好的言论、好的著作传世,可是反过来,一个有好的言论、好的著作传世的人却不一定就很有道德、修养。勇和仁的关系也一样。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有勇气,这种勇气是指大智大勇,而不是打架斗狠的匹夫之勇。反过来说,一个有勇气的人却不一定有仁德。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有言者不必有德”一句。它成了后世说“文人无行”的理论依据。一个文人,一个著名作家,他当然是非常“有言”的了,有的甚至是“著作等身”,但却并不一定有好的道德修养。这就是所谓“文人无行”的现象。 当然,说“文人无行’”并不是说所有的文人都没有德行。这正如说“有言者不必有德”的“不必”是不一定一样。不一定有德,也就不一定没有德,所以,也有“有言者”又有德的情况。 勇与仁的关系也是这样,“勇者不必有仁”,也不排除勇者也有仁的情况存在。 从愿望来说,我们当然是希望有言者又有德,有勇者又有仁的了。 灵犀一点,相互交流 2、“以德报怨”是道家思想,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你赞同哪一种抱怨方式?为什么? 社会需要宽容,但是不能一味的宽容,而应该区别对待,这个社会上总是有很多阴暗的人与事,但是同样这个社会上还存在着善良与正义。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依靠着陌生人的善良,那么我们就用善良来回报这个社会。 还要用“以直报怨”的态度来对待这个社会上的丑恶与黑暗,而对于那些微不足道的伤害,统统一笑风云过吧,冤冤相报何时了,太过于计较的话岂不是很累。 直面人生——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1、一个有道德的人一定有精妙的言论,这是言行一致;但有精妙言论的人未必都是有道德的人,因为生活中难免有心口不一的奸佞之人。一个仁者一定有大勇,无私无畏,见义勇为;而勇者却不一定有仁,有的人惊世骇俗,一朝之忿而不顾身家性命,这只是匹夫之勇,是血气方刚之辈。“德与言,仁与勇”的辩证关系在这里被孔子一言道破。 2、报德、抱怨是人们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做人的原则问题。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直道而行,是主张明辨是非的。 学习实践,修养身心 1、读下列诗歌: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这两首诗壮怀激烈、气贯长虹、曾激励国人志士的悲壮诗,让后人无论如何也无法和中国人人所不齿的卖国贼,大汉汗——汪精卫联系起来。谁能够知道,这样的大汉奸,却能够写出这样的爱国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