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的实施问题探讨
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的实施问题探讨
第25卷 第4期 ~年 8 月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教 育 科 学 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收稿日期:~-04-05
作者简介:吕洪寿,浙江省义乌中学教师(浙江 义乌 322000)。
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的实施问题探讨 吕洪寿
摘要:文章对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的重要性、整合的几种基本模式,以及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实施的一些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育改革;信息技术;信息素养;课程整合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627(~)04-0138-03
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新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能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一代人才,成了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为了面对未来教育的挑战,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来培养新一代。这四种基本能力也被称作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这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是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获取和筛选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处理信息的这三项技能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就有学者开始进行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实效的研究和实践,这就是直至今天仍较受重视的计算机辅助教育。现在,更是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在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 目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又成了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亦即把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内容从以前的单纯传授计算机基本知识转到让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工具帮助其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从传统的教学软件的制作应用转到注意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正在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正在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课程整合注重创设具体特殊的情境,使得学生的学科知识、主体意识、协作交流能力、信息技术实践行技能可以同时得到提高,因此比孤立的学科教育更加能够锻炼人,同时也提高了教育时效性。
一、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的重要性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环境,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育体制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是立足于当今社会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当今的学生必须会合理利用各种技能,进行学习、合作和交流,并解决问题。表1给出了传统教学环境和新的教学环境中所采取的相应教学策略。
可以看到,在新的环境下,学生成为教学各要素的中心,强调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综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进行探究式的学习,通过多种渠道的交流和协作,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分析思考自主决策获得知识。这恰好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谋而合。教育工作者对信息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融入学科教学的关注由来已久。美国著名的计算机专家泰勒(Taylor)曾指出计算机应用于教育有三种模式:一是把计算机看作指导教师Tutor,即起个别指导作用;二是把计算机看作被指导者Tutee,由人教会计算机做各种事情,例如用计算机编程(即计算机程序设计)就是要让计算机学会按照人们编排的指令来完成各种操作,这种应用模式通常也称之为“计算机程序设计”;三是把计算机看作工具(Tool),即把计算机当作辅助人们完成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任务的工具。这就是计算机应用于教育“3T”模式。在我国,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整合到学科教育的实践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计算机辅助教育(Computer Assisted Ineduuction)。2000年10月,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的模式
要实现课程合,需要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对于老师,要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把计算机作为自己真正的工具;对于学生,则需要把信息技术作为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认知工具。利用它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协作解决问题,并且在学科知识的获取过程中逐步培养其应用信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下乡优秀团队申请书.doc
- 体育课改论文.doc
- 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心得体会.doc
-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思考.doc
- 农村优秀教师典型事迹材料.doc
- 商务局2005年招商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计划.doc
- 学校发展观整改措施_范文.doc
- 学校安全自评报告_范文.doc
- 学校纪检监察工作制度_范文.doc
- 先进班集体主要事迹_范文.doc
- DB3205_T 1103-202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服务规范.pdf
- DB3209_T 1262-2024 多年生滨海白首乌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3213_T 1044-2022 宽体金线蛭网箱繁养殖技术规程.pdf
- DB3201_T 1180-2023 中小型养猪场种养循环技术规范.pdf
- DB32_T 4689-2024 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规范.pdf
- DB32_T 4656-2024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管理和服务规范.pdf
- DB32_T 4697-2024 留守儿童家庭监护能力评估规范.pdf
- DB3201_T 1181-2023 种鸭人工授精技术规程.pdf
- DB3202_T 1061-2024 应急物资储备基本规范.pdf
- DB3212_T 1147-2023 公共数据采集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