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东风无力百花残-胜博发.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风无力百花残-胜博发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尾联抒发诗人无限惆怅之情。自己正如飘转不定的蓬草,又不得不去上班报到。爱情间隔的惆怅与诗人身世飘蓬的慨叹融为一体。 听鼓应官,听到报晓的鼓声后到衙门报到。 兰台,唐朝对秘书省的称呼。 转蓬,被风吹得不断在空中飞转的蓬草。 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 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 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 猜意鹓雏竟未休。 唐文宗开成三年(838),26岁的李商隐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结果落了榜,在泾原节度使王茂元(他的岳父)的府中做幕僚。这首诗就是他客居中登安定城楼排遣忧愁的名作。 此为登高咏怀诗、政治抒情诗。 整体感知 《安定城楼》寓有哪些丰富的旨意? 青年人胸襟的自白 鞭挞猜忌自己的朋党势力 用世的决心 功成身退、隐居的向往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 登临纵目,烟波浩渺。壮阔之境,忧愤情怀。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想当年,贾谊少年才俊,却只能空自垂泪,枉有满怀抱负;王粲才高,亦无用武之地,只能春日远游,写写《登楼赋》,在纸墨之间寄托忧思。 诗人以二人来喻自己的不得志。 用典、类比、自喻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直抒怀抱,渴望功成身退。反映了“隐”与“仕”的矛盾,也反映了诗人既要扭转乾坤,但并不贪恋禄位。(王安石特喜欢此联扭转乾坤的豪迈和归隐江湖的潇洒飘逸) 典故 范蠡佐勾践成霸业后,辞去爵位,乘一叶扁舟飘然而去,成为千古美谈。李商隐借用这个典故,表明自己想学范蠡,建功立业,等到功成名就之后便引身而退。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 不料死老鼠被当成美味,而秉性高洁的鹓雏竟然被猜疑个不休。 “腐鼠”喻禄位,“鹓雏”诗人以凤凰自比。以寓言作结,对比了个人崇高怀抱与小人的卑鄙心理,鞭挞了排斥自己的朋党势力。 【表现手法】 (一)运用多种方式抒情言志。或借景抒情,或直抒胸臆,或借古寓怀,或托物言志等等。 (二)章法谨严有致,层次清晰而不失变化。大多先叙事、写景,然后抒情言志。前者为后者蓄势、张本,后者彰显全诗意旨。摹景近观远眺,动静交织,声色并用。抒情由浅入深,抑扬起伏,收放自如。境界开合跌宕,情感博大深沉。 (三)工于造语,讲求炼字炼句。 一、知人论世 杜牧(803--852) 出身高门士族,宰相杜佑之孙。曾自言:“我家公相门,佩剑尝叮当。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杜牧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 “杜樊川”。 杜牧诗、赋、古文均擅。书画亦精。 咏史诗好为翻案文章,如《赤壁》《题乌江亭》。 一赋(《阿房宫赋》)动古今。 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 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 二、回顾杜牧名诗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 这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 回忆昔日的放荡生涯,悔恨沉沦 。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夏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在这天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齐山,江南名胜之地。这首七律是唐武宗会昌五年(845)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所作。是诗人和友人张祜的酬唱之作。 此诗是杜牧诗歌中最受人注意的一首,反映其文采风姿,清新俊逸,意气豪迈,直逼老“李杜”。 登高忘忧:襟抱难施的抑郁、旷达之语。 诗 解 首联描绘了满目秋景,游兴勃勃。 “涵”字极有气势,水中见景。写尽江水之澄清,有包孕秋色,鉴察万类的空灵秀美。从山上俯视数里外的长江,只见蓝天、碧云、青山、绿洲似乎都沉浸在江中。 “飞”字写鸿雁南去,动静相衬,充满生气。 一俯一仰,融成一幅和谐明媚、生机勃勃的图画。 景美情逸!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颔联化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