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的生化处理技术02
第二章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与技术 活性污泥法: 第一部分 活性污泥法 什么是“活性污泥” 什么是“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系统的主要组成 ? 曝气池:反应的主体,有机物被降解,微生物得以增殖; 二沉池:1)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 2)浓缩污泥,保证污泥回流,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回流系统:1)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2)回流比的改变,可调整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 剩余污泥: 1)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 2)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 供氧系统:为微生物提供溶解氧 生活污水或城市废水的处理流程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图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与平面布置 曝气池 一、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一、传统活性污泥法: 主要优点: a. 处理效果好:BOD5的去除率可达90~95%; b. 对废水的处理程度比较灵活,可根据要求进行调节。 4)主要问题: a. 为了避免池首端形成厌氧状态,不宜采用过高的有机负荷,因而池容较大,占地面积较大; b. 在池末端可能出现供氧速率高于需氧速率的现象,会浪费了动力费用; c. 对冲击负荷的适应性较弱。 二、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工艺示意图 二、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主要特点: a. 可以方便地通过对F/M的调节,使反应器内的有机物降解反应控制在最佳状态; b. 进水一进入曝气池,就立即被大量混合液所稀释,所以对冲击负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c. 适合于处理较高浓度的有机工业废水 三、多点进水法 三、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 工艺流程 三、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 1)主要特点: a. 纯氧中氧的分压比空气约高5倍,纯氧曝气可大大提高氧的转移效率; b. 氧的转移率可提高到80-90%,而一般的鼓风曝气仅为5~25%左右; c. 可使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浓度高达4000?7000mg/l,能够大大提高曝气池的容积负荷; d. 剩余污泥产量少,SVI值也低,污泥膨胀较少发生。 四、曝气的原理、方法与设备 ? 曝气的原理; ? 曝气系统的计算方法; ? 主要的曝气设备 有关曝气、供氧的基本概念 曝气的作用:供氧、搅拌 曝气的方式:鼓风曝气、机械表面曝气? 曝气的原理与过程:需氧、供氧、(供)曝气; 标准供氧量与实际供氧量 鼓风曝气 曝气的原理与过程: 曝气的原理与过程: 曝气的原理与过程: 曝气转刷 五、氧化沟工艺 3、交替工作式氧化沟 4、曝气沉淀一体化氧化沟 BMTS型 六、AB法的工艺流程及特征 1、工艺流程 青岛海泊河污水处理厂全景 七、SBR的工作原理 SBR的主要反应器只有一个曝气池,同时完成曝气沉淀等的功能,其运行可以分为五个工序: 滗水器 八、膜生物反应器的工作原理 膜生物反应器是由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反应器相结合的生化反应系统; 最早出现在酶制剂工业中(60年代); 在水处理中应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开始于70年代初期; 80年代中期膜生物反应器应用于水处理有了很大的进展。 膜生物反应器的主要类型 生物反应器有不同的类型:好氧、厌氧; 膜有不同的类型:超滤膜(UF,0.01?0.04?m)、微滤膜(MF,0.1?0.2?m)、萃取膜(具有选择性); 膜材料各不相同:陶瓷、醋酸纤维(CA)、聚砜(PS)、聚丙烯晴等; 膜结构也各不相同:中空纤维、管式、平板式等; 按生物反应器与膜单元结合方式:一体式、分离式、隔离式等。 膜生物反应器的主要类型 ①一体式系统 膜生物反应器的主要类型 ①一体式系统 膜组件浸没在生物反应器中; 出水通过负压抽吸经过膜单元后排出; 优点:体积小、整体性强、工作压力小、节能、不易堵塞等; 缺点:膜表面流速小、易污染、出水不连续等。 膜生物反应器的主要类型 ②分离式系统 生物反应器与膜单元相对独立; 生物反应器与膜分离装置相互干扰小。 膜生物反应器的主要类型 ③隔离式系统 选择性萃取膜将污水与生物反应器隔开; 膜只容许目标污染物透过,进入生物反应器而被降解; 有毒有害物质则不能进入生物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的主要特点 ①SRT与HRT完全分开,在维持较短HRT的同时,又可保持极长的SRT; ②膜截流的高效性可使世代时间长的硝化菌等在生物反应器内生长,因此脱氮效果较好; ③可维持很高的MLSS; ④膜分离可使大分子颗粒状难降解物质在反应器内停留较长时间,最终得以去除; ⑤可溶性大分子化合物也可被截留下来,不会影响出水水质,最终也可被降解; ⑥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可使出水悬浮物浓度极低。 九、曝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