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人教版(湖北专用) 古代诗歌阅读 单元测试1.doc
2016届人教版(湖北专用) 古代诗歌阅读 单元测试
(时间:40分钟 分值:80分)
1.(2014·湖北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赠卖松人
于武陵[注]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注] 《唐才子传》称,于武陵在唐宣宗大中年间尝举进士,不称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或隐于卜中,存独醒之意。
(1)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答: 参考答案:(1)(示例一)对比,“寒涧”与“翠楼”,一个荒寒一个繁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松树生长环境的恶劣,以及“松”与“翠楼人”之间地位、境遇的巨大差别,暗示卖松人向翠楼人卖松求利不合时宜,为规劝卖松人作铺垫。
(示例二)比喻(象征、托物言志)、借代,以寒涧树比喻(象征)贫寒之士,以“翠楼人”代权贵之人;把贫寒之士比喻为“寒涧树”,形象地表现了其地位的卑微、境遇的凄凉;而想把“寒涧树”卖给“翠楼人”,委婉地表达了贫寒之士希望得到权贵赏识重用之意。
(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对不识人才、只喜欢趋时媚俗的权贵的讽刺;对像松树那样正直高雅却沦落下层、不被重视的贫寒之士的怜惜;对争荣小人春风得意,正直人士却不得重用这一不公平社会现象的愤懑;以及因对现实有了清醒认识而不求荣利、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怀。
2.(2014·宜昌调研)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请简述诗歌的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内容及情感。(4分)
答: (2)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结合相关诗句具体分析。(4分)
答: 参考答案:(1)诗人发现,不远处的篱笆旁有一盏灯火,原来是孩子在深夜捉蟋蟀,(2分)这是一幅欢快而有趣的生活图景。(1分)孩子的天真幸福反衬出了诗人对故土家园的怀念之情。(2分)
(2)(示例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景。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秉灯夜游,捉弄蟋蟀,儿童欢悦,流露忘乎所以之意。一悲一喜,相互映衬,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示例二)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萧萧风声,顽皮儿童,这些动态情景巧妙地反衬出深秋半夜的幽深寂静,更引发人们对寒凉静夜中诗人那颗愁绪难眠的苦况心灵的体味。
(示例三)悲欢对比,以欢衬悲。一、二句写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是悲景,传悲情;三、四句写人,深夜挑促织,明灯照篱落,是乐景,传欢情。悲喜交加,以欢衬悲,更显游子漂泊天涯的孤寂无奈、惆怅难眠。
(示例四)拟人的手法,增辉添彩。“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令人痴迷难返,惆怅满怀。(任意答出一点即可。指出表现手法2分,结合具体诗句分析2分,思想感情2分)
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帐 夜①
吴兆骞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
[注] 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1)诗歌的颔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2)诗人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解析:(1)注意指出景物特点。颔联写塞外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每当边草白大雪飘的时候,雁群尚知远离边塞向南飞去,可自己面对黄榆悲笳,却只能坐等衰老而已。此联既凝练地描绘了边塞的典型风光,又含蓄地抒写了自己置身于这种环境中的特有心情。“夜夜笳”与“落月斜”,既点明了“夜”之题意,也暗示诗人夜夜都难以成眠。
(2)应结合注释理解写作背景,从抒情的角度理解“空相寄”的原因。妻子寄来春装也是白费,这种风狂沙卷、春风不度的苦寒之地,即使有春衣也白搭,因为这里没有春天! 一个“空”字,既道出了诗人对妻子白花一番心思的疼惜,又极写了他所在之地出奇地寒冷和荒凉。
参考答案:(1)①动静角度,“雁飞”是动景,“白草”“雪”是静景,动静结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景象。②视听角度,“雁飞”“白草”“雪”“黄榆”是目中所见,“笳”声是耳中所闻,调动视觉、听觉,给人身临其境之感。③色彩角度,“白”“黄”的色彩点染,写出了边地景色的单调。(每个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一轮复习 人教版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单元测试.doc
- 2016年一轮复习 人教版 语言表达的连贯 单元测试.doc
- 2016年一轮复习 写作训练 单元测试.doc
- 2016年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单元测试.doc
- 2016年一轮复习 名句默写 单元测试.doc
- 2016年一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 单元测试.doc
- 2016年一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三 单元测试.doc
- 2016年一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二 单元测试.doc
- 2016年一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一 单元测试.doc
- 2016年一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 单元测试.doc
-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3 画杨桃【新课标版】 课件.pptx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 大青树下的小学【精华 教案版】课件.pptx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 古诗三首【新课标版】课件.pptx
- DB32_T 5162-2025 健康县(市、区)建设规范_可搜索.pdf
- T_CPSS 1005-2025 构网型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范.pdf
- DB32_T 5160-2025 传媒行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_可搜索.pdf
- DB14_T 3553—2025 煤矿用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常态化运行保障技术规范.pdf
- DB14_T 3549—2025 负荷类虚拟电厂功率调节能力测试技术规范.pdf
- DB32_T 5156-2025 零碳园区建设指南.pdf
- DB14_T 3550—2025 煤炭洗选企业数据管理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