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APTER4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一).ppt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四章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一) —— 生物膜法 第四章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一) —— 生物膜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生物滤池 第三节 生物转盘 第四节 生物接触氧化法 第五节 生物流化床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二、生物膜法优缺点 三、生物膜法基本原理 一、定义 生物膜法是通过废水同固着于载体(如滤料)表面的微生膜接触,生物膜吸附和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并同废水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过程。 二、生物膜法优缺点 1.优点 生物膜法对污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管理方便,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微生物固着于载体表面,时代周期长较长的高级微生物也能增殖,生物更为丰富、稳定,产生的剩余污泥少。 2.缺点 生物膜载体增加系统投资。 由于载体材料比表面积小,故设备容积负荷有限,空间效率较低。 适用于中、小水量污水的处理且污水中SS不太高。 三、生物膜法基本原理 1.生物膜的形成 污水通过填料时,填料截留下污水中悬浮物,并将污水中的胶体物质吸附在表面上,在有氧的条件下,其中有机物使微生物很快得到繁殖,这些微生物又进一步吸附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溶解态物质,逐渐形成生物膜。 2.生物膜净化原理 由细菌、真菌和原生、后生动物组成的絮状结构生物膜首先吸附废水中有机物,然后以它为营养物质进行分解合成代谢,有机物变成无机物和生物相,生物膜老化后在二沉池形成污泥,澄清水排处池外。 第二节生物滤池 一、生物滤池构造 二、生物滤池法的流程 三、生物滤池的机理 四、生物滤池的设计计算 五、生物滤池的运行及其经验 一、生物滤池构造 1.滤床:由固定的滤料组成,滤料是微生物生长栖息的场所,理想滤料应具有以下功能: 能为微生物附着提供大量的表面积。 使污水以液膜状态流过生物膜。 有足够的空隙率,保证通风供氧,并且脱落的生物膜能随水流流出滤池。 不与微生物和污水反应。 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价格低廉。 最早的滤料是碎石、废钢渣和焦碳等,60年代后出现了塑料滤料,滤池由原来1-2.5m发展到现在10m高。 2.布水设备: 作用:使污水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滤床表面。 类型:回转式布水器和固定式喷嘴布水系统 3.排水系统: 作用:收集滤床流出的处理后水和生物膜、保证通风、支撑滤料。 组成:池底、排水假底、集水沟 二、生物滤池法的流程 1.传统式低负荷生物滤池 2.交替式二级生物滤池法流程 由滤池1和滤池2串联而成,一段时间污水先进滤池1再到滤池2,过一段时间反过来,污水先进滤池2再到滤池1,这样可以防止滤池堵塞。 3.回流式生物滤池工艺 三、生物滤池的机理 1.生物滤池的工作情况 挂膜阶段 工作阶段 2.影响生物滤池性能的主要因素 滤池高度 负荷率 回流 供氧 四、生物滤池的设计计算 1.滤床总体积 2.滤床高度 (1)试验计算法 无回流 有回流 (2)经验取值法 低负荷生物滤池:h=2m左右; 两级回流滤池: h=1.0-1.8m; 塔式生物滤池: h取8m以上。 3.滤床面积 4.核算水力负荷 5.回转式布水器的计算 五、生物滤池的运行和经验 1.挂膜的方法: 接种同步培养驯化 异步培养驯化 2.适用范围:小城镇、边远地区;工业废水;含醛类、氰、酚、丙烯腈等有毒污染物的废水。 第三节 生物转盘 一、生物转盘的构造和净化机理 二、生物转盘的设计计算 三、生物转盘的进展和应用 一、生物转盘的构造和净化机理 图4-2 生物转盘构造及工作示意图 二、生物转盘的设计计算 1.转盘总面积 2.转盘结构设计 盘片:平板或波纹板,材质为聚乙烯硬质塑料、玻璃钢、铝合金等,直径D=2.0-3.6m,厚度1-5mm。 盘片间距:进水段25-35mm,出水段10-20mm。 盘片周边与反应槽内壁的距离:0.1D,不小于150mm。 转轴中心与水面距离不小于150mm。 转盘侵湿率40-45% 转盘转速:0.8-3.0r/min,15-18m/min 三、生物转盘的进展和应用 1.发展:用空气驱动的生物转盘、与沉淀池合建的生物转盘、与曝气池合建的生物转盘、藻类转盘等。 2.应用:在我国主要用于处理工业废水。 3.优点:动力消耗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无需回流污泥、管理运行方便。 4.缺点:占地面积大、散发臭气、在寒冷地区需作保温处理。 第四节 生物接触氧化法 一、概述 二、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 三、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设计计算 一、概述 图4-3 生物接触氧化法基本流程示意图 二、生物接触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