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新2012年高三历史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第6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教案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原因;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政策;黄海战役,威海卫战役;失败原因;《马关条约》内容;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马关条约》内容,分析其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培养分析、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中国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顽强抵抗外敌入侵,培养学生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分析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和学习日军在战争中所犯下的罪行,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侵略性,激发学生对侵略暴行的愤恨,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
(3)通过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原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腐败是清朝战败的主要原因,认识到腐败的危害性,从而增强反腐倡廉意识。
二 重点、难点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难点::《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三 教学过程
导入: 音乐导入(罗大佑《亚细亚的孤儿》);
——提问:亚细亚的孤儿是谁?她是在什么战争后被侵占的?
师:这是一场改变中、日命运的大决战。当时败讯传来,海军出身的思想家严复“中夜起而大哭”。其实,大哭的岂止严复一人, 当时所有的中国人,是“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段浸透了无数先辈血与泪的历史。
师:出示材料:日本一些右翼史学家说:“1894年那场中日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这种观点符合历史真实情况吗?我们不妨看一段材料,分析一下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师:出示材料(日本大陆政策演示地图)
生:(观看后并作答)
师:日本制定大陆政策反映了日本侵略扩张的野心。为了实现这一政策日本采取了一些列行动。
师:出示图表,日本军费预算的变化反映什么现象?
生:(阅读并作答)
师:除此之外日本还作了哪些准备?
生:(阅读教材并作答)
师:因此这场中日战争并非像日本一些右翼史学家说的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而是…
生:蓄谋已久
师总结: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叫嚣要“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1887年,日本政府制订了《征讨清国策》,即侵略中国的战争计划。到甲午战前,日本已经建成了一支近代化的海陆军,日本已做好了发动侵略战争的一切准备之后,便极力制造挑起战争的借口。
师:此时的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邀请中国派兵“代平内乱”,而日本以保护侨民等为由乘机出兵朝鲜。平息起义后日本不但不撤兵,反而增兵,并在1894年7月挑起战争。
师:下面是一段反映甲午战争的视频,边看,边思考①这里提到了哪几次战役?②李鸿章的态度怎样?③甲午战争中列强是否看好日本?
学生回答(略)
师:出示甲午战争形势图,在平壤战役中清军总兵左宝贵坚决抵抗,誓与平壤城共存亡,在炮手阵亡后,他亲自点燃大炮轰击日军,最后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则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弃城而逃,退回中国境内。平壤失守两天后,在日军偷袭的情况下,中日两国海军在黄海海面上,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海战,史称黄海战役。北洋水师官兵不畏强敌,尤其是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在军舰中弹船身倾斜的情况下,毅然下令向敌人吉野号冲去,准备同归于尽。反映了中国官兵临危不惧,舍生忘死的精神。
生:(看图,了解日军进军路线)
师:在这次战役中,北洋舰队损失5艘,但主力尚存。日本5艘军舰受重伤,先撤出战场。
由于李鸿章的“避战自报”,下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生:使中国失去了黄海、渤海制海权。
师:此时的战火已烧到的中国家园,国人应齐心协力,同仇敌忾,保家为国。但是掌握实权最高统治者还想着她的六十大寿,一批官员还在拍马迎合。完全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日军在占领旅顺后,兽性大发,屠城四日。而此时的北京紫禁城却热闹非凡,歌舞升平。真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师:旅顺失陷后,北洋舰队停泊的威海卫军港便成为日军进攻的主要目标。
生:(看图,了解威海卫的地理位置)
师:黄海大战后,北洋舰队尚有大小舰艇40余号,实力可观。可李鸿章下令不准出战,言“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致使北洋舰队失去战机。广大爱国官兵虽誓死抵抗,但终难挽回败局。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师:清政府对日宣战是被迫的,整个战争期间始终缺乏抵抗的决心,极力避战求和,最终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生:签约。割地
师:1895年4月,李鸿章到达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进行谈判,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当时伊藤博文给李鸿章出了一个上联“ “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李鸿章的回答的下联是“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打肿脸充胖子,厚颜无耻。
生:(阅读教材归纳《马关条约》的内容
师:(引导学生回忆台湾与大陆自古以来的往来与联系,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