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混合身边的物质说课设计-其他版本小学五年级
《混合身边的物质(一)》说课设计
十堰市茅箭区三堰小学 李艳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主要学习物质与物质混合的第一种情况——没有生成新的物质。要让学生通过对各种物质的混合和分离的操作过程,使他们建立起关于“混合”和“混合物”的描述性概念,为后续的观察和描述活动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通过物质的混合与分离活动,认识到有的物质混合后并不发生变化;
2、能力目标:培养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到有的物质混合后并不发生变化。
2、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分离物质。
(四)教学准备:
老师:装有沙和豆子的锦囊,烧杯3只,搅棒,筛子,试管,滴管,油和水各一瓶,
学生:洗好的沙和豆子,一次性杯子3只,白纸2小块,放大镜,筷子,筛子,试管,滴管,油和水各一瓶。(按六小组准备)
二、教学策略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1、实验探究。
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按之去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最终了解一些知识,学会一些技能。
2、任务驱动。
把有难度的任务交给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完成任务。
三、学法指导 学法中遵循了以下几点:
1、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实践。 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好习惯。 以小组为单位,加强与同学的交流,通过团结合作来完成活动。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有:激趣引入;设疑问难;全课总结;课后延伸四个环节。
(一)、激趣引入
1、新课引入时,我先出示两袋锦囊,请孩子们猜测:锦囊里面包着什么?允许学生上台观察或触摸。有的孩子用眼睛观察,发现一袋锦囊有凹凸感,一袋没有凹凸感;有的孩子用手去摸,发现一袋颗粒比另一袋大一些;有的甚至用上了自己的鼻子,试图从气味中发现什么线索……这样就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2、要证实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怎么办呢?(倒出来看看)你能发现沙和豆子它们有什么特点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豆子颗粒大,沙子颗粒小。)
(二)、设疑问难
1、那我把这两袋倒在一起,揉一揉,猜猜沙和豆子会发生变化吗?(有的孩子说会发生变化,有的说没有发生变化。)
2、如何来证实你的猜测是正确的呢?我们还是来做实验,把沙和豆子混合。
3、(学生动手操作完毕后)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却没有达成共识,这时我并没有过早下结论。说:“那就暂时保留各自的意见吧!”等我们把它们分离出来再说。
4、你能帮我想个办法将沙和豆子分离出来吗?李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你们会用吗?(小组讨论,制定出分离计划,老师推荐用筛子分离豆子和沙子)
5、学生动手分离豆子和沙子。老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6、分离完毕,请同学们将分离出来的沙和豆子与没有进行混合的沙和豆子对比一下,仔细观察看看有没有变化?(有的同学说没有发生变化,有的同学却仍然坚持说发生了变化,因为豆子上沾了许多细沙,我马上肯定这些学生观察很仔细,但那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它们各自的特征并没有发生变化。强调观察到“没有变化”,也是一个重大发现,与观察到“发生了变化”同样重要。)
7、除了沙和豆子混合之后没有发生变化,并能分离出来之外,其它的物质也能混合并分离出来吗?
8、李老师这里还有一杯水和一杯油,如果把它们进行混合,你猜想一下会怎样?(有的学生说混合之后没有发生变化,有的学生却说混合之后很难分离出来,所以肯定会发生变化。)
9、我们不妨用手边的材料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小组合作混合油和水。
10、讨论如何分离水和油。(有的学生说可以用倒的方式分离,有的学生说可以用纸去吸,还有的同学说可以用勺子舀。)
11、得出结论:我们观察到沙和豆子、水和油混合后都没有生成新物质。所以我们在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时应根据混合物各自的不同特征,选用不同的方法。
12、归纳出“混合物”的概念——像沙和豆子、水和油这样混合后,各种成分的特征没有发生变化,并且可以用一定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开来的物质叫“混合物”。
(三)、全课总结
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延伸
1、除了沙和豆子、水和油混合外,还有什么物质混合后不发生变化,并能分离出来?
五、板书设计 从豆子和沙的混合和分离入手,边教学边板书。
混合身边的物质(一)
豆子 ? ? ? ? ? ? ? ? ? ? ? ? ? ? ? ? 豆子? ? ? ? ? 混合(没有变化)分离 沙子 ? ? ? ? ? ? ? ? ? ? ? ? ? ? ? ? 沙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集体新面貌教案鲁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doc
- 时间和位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物理.doc
- 明清经济与闭关锁国教学设计.doc
- 时间和位移学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doc
- 最新2012年七年地理让我们走进地理.doc
- 必修1《分子与生物》的全套教案 (共21节).doc
- 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案(20合1精品).doc
- 最新2012年七年级历史北方民族大融合.doc
- 最新2012年七年级历史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doc
- 最新2012年七年级历史江南地区的开发.doc
- 《基于深度学习的移动应用手势识别交互设计在虚拟现实中的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3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大陇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方法在生态旅游区规划中的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建筑防水工程防水层施工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案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业单位试题带答案.pdf
- 教育工作的今昔与未来.pptx
-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书.docx
- 2023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大陇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施工振动污染风险识别与振动污染防治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城市公园健身设施跨境智能互联改造项目效益评估.docx
最近下载
- 部编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VIP
- GB_T 39637-2020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土壤环境腐蚀性分类.pdf
- 聚硼硅氮烷合成、掺杂及SiBCN陶瓷应用研究.docx VIP
- 影像技术在麻醉科中的应用.pptx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15J401:钢梯.pdf VIP
- 电信xx公司计算机系统应急预案演练方案_综合业务支撑系统(IBSS-CRM)_V02.docx VIP
- 尼康NIKON-AF-S 24-70mm f2,8D G维修操作手册.pdf
- 2024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内能、内能的利用.pdf VIP
- 耳内镜微创外科技术PPT幻灯片.pptx VIP
- 肯尼亚市场行业分析.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