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对联解题方略.docVIP

2011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对联解题方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对联解题方略

2011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对联解题方略一、对联常识。   对联也称楹联,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传统语言艺术。相传最早使用对联的是五代后蜀的亡国之君孟昶,他作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第一副春联。   千百年来,我国人民都喜欢用对联来表示吉祥、抒托情怀、志趣、理想、情操,或歌颂人事,讽喻时世,或酬赠亲友,悼念亡灵。所以婚丧喜庆,送往迎来,应酬赠答,甚至冷嘲热讽都可以用上,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与课文有关的作家及名胜古迹对联。如:   屈 原: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司马迁: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诸葛亮: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李 白: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杜 甫: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白居易:枫叶四时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辛弃疾: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文天祥: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鲁 迅: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醉翁亭: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桃花源:说甚神仙,看千年石洞开时,城郭人民还是耕田凿井;   阅成古今,听半夜金鸡叫醒,兴亡秦汉都归流水桃花。   黄鹤楼: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   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凭眺,几曾见黄鹤西来。   对联讲究的是对偶,即上下两个词组或句子必须是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密切相联的。从对偶这种特定的形式看,对联又有不同的对法。就内容来说有人名对、地名对、花木对、鸟兽虫鱼对等;就形式来说又分虚字对、实字对、双声对、叠韵对等;就上下联意义的联系来说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等。从对联的表意形式看,对联可运用多种修辞形式。   1、用典。指在对联中使用古代故事、民间习俗或警语来表情达意,使联语内涵丰富,韵味无穷。如:   滕王何在?剩高阁千秋,剧怜画栋珠帘,都化作空潭云影;   阎公能传,仗书生一序,寄语东南宾主,莫轻看过路才人。(江西滕王阁对联)   2、镶名。又叫嵌字,是将人名、地名、物名等专用名词嵌在联语中,使对联新颖,个性化突出。如:   航标引道,旌旗指路,构和平,同创华夏伟业,锦绣河山涛声笑;   国乐迎亲,乡茶叙情,谋发展,共建炎黄愿景,楚汉土地瑜色美。   嵌进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名字。   3、对比。把正反两方面的事物和情况摆出来,进行对比。如: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苏州拙政园联)   4、叠字。是把相同的字叠用起来,使重点突出,语气加强。如: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西湖对联)   5、双关。指一句联语有两层意思,表面说的是这个意思,实际上要表达的则是另一个意思,这另一个意思才是说话的真意所在。这种手法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使联语机智幽默,饶有风趣。   就构成条件看,双关可分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这两种双关形式又可结合使用。   (1)谐音双关。指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构成的双关。如:   塔中点灯,层层孔明诸葛亮;池中采藕,节节太白理长根。   上下联都用了谐音,嵌入了诸葛亮与李长庚(即李白)的名字,颇见奇妙。   (2)语义双关。利用语义的双重性构成的双关。如: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反动政府更加贪污腐化,司法机关也是“衙门八字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当时有人就替法院拟了一副对联:   有条有理;无法无天。   意思是:有金条就有道理,无法币就暗无天日。八个字把反动政权的腐败堕落揭露得淋漓尽致,令人拍手称快。   6、回环。指的是在对联中巧妙运用回环修辞手法,顺读逆读一个样,形成音韵上的回环往复美。如:   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还有一种借助谐音构成读音回环的对联。据传,明代唐寅一日到朋友家做客,见壁上挂有一幅僧人所画的《出水芙蓉图》,脱口出句曰:   画上荷花和尚画,   联语传开,久而无对。直至清代,才有两个对句。一为李伯元所对:   书临汉帖翰林书。   另一为纪晓岚所对:   观音堂前唐寅观。   7、顶真。即在联语前后的几个词语与词语之间,由相同的语言成分衔接上下联,上递下承,使得联语结构紧凑,语意连贯,声韵流畅。如:   相传,乾隆皇帝微服出访,来到京城天然居酒楼,忽来灵感,为之题一上联云: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后纪晓岚过浙江新昌县郊大佛寺,见其佛像高达丈余,于是对句: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8、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或强调某种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