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碳经济的发展前景及对银行的机遇与挑战研究报告
低碳经济的发展前景及对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北京联创思达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目 录
第一章 低碳经济概述 3
第一节 低碳经济简介 3
一、低碳经济兴起的背景 3
二、低碳经济的概念解析 4
第二节 低碳经济的控制因素 10
一、技术进步是低碳经济的决定因子 10
二、能源结构也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 11
三、低碳经济的第三个决定因素是消费者行为 11
第三节 低碳经济的各种形态、特点及中国的特殊性 12
第二章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分析 14
第一节 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意义 14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14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意义 14
第二节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15
一、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 15
二、我国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现状 17
三、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现状 19
第三节 低碳城市建设 24
一、发达国家的低碳路径探索 25
二、我国低碳城市的发展现状分析 26
三、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困境与误区 28
四、低碳城市建设的外部性分析 30
第四节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一、发展阶段的制约 31
二、能源结构的制约 31
三、产业结构的制约 32
四、科技水平的制约 32
五、体制机制的制约 32
第五节 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措施 35
一、提高能源效率 35
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35
三、引导消费者行为 36
第三章 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39
一、低碳经济的发展渗透着国家之间的利益博弈 39
二、低碳经济的发展呈现曲折前行的形势 40
三、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全球共识 41
四、低碳经济发展必将催生新兴产业及相关领域的成长 42
第四章 银行同业应对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发展机遇 43
第一节 国商业银行的“碳金融”发展现状 43
一、目前国内金融机构所参与的碳金融业务分类 43
二、目前国内低碳金融过分集中于“低碳信贷” 43
三、国内银行低碳金融服务产品 44
第二节 发展“碳金融”面临的主要问题 46
一、市场分割问题 46
二、巨大的政策风险问题 47
三、交易成本问题 47
四、知识短缺问题 47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建议 48
一、成立碳金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或碳金融事业部 48
二、以绿色账户吸引现正在开展CDM业务的业主CER收入外币账户 48
三、围绕CDM项目打造“卖方碳金融产业链” 48
四、为CDM项目开发提供信用增级服务 49
五、组合碳金融业务模式满足不同项目需要 49
六、加强国内外合作 50
七、鼓励“赤道原则” 50
第一章 低碳经济概述
第一节 低碳经济简介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当前全球的热门词汇之一,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世界诸多领域所带来的深刻变化。金融危机使得虚拟经济的一度繁荣遭受重创,世界经济的未来将何去何从曾引发了每个人的深思。然而,在这样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低碳经济的出现恰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让世界看到了希望。
世界经济发展方式从“高碳”向“低碳”的转变,是一场自上而下的革命,但更多的是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商机。除节能、减排和替代能源三大主线外,低碳商机还包括诸多新兴领域,比如碳足迹测量、碳捕获和存储、智能电网、森林碳汇等。更为重要的是,存在于这些领域的商业投资和经济机会雏形渐显,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待激发。
一、低碳经济兴起的背景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英国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这种意识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的未来发展起到了启示和指引作用。
“低碳经济”兴起的背景,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之一,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迫在眉睫。人类活动已大幅增加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这种增加增强了自然温室效应,并将引起地球表面和大气温度的进一步上升,并可能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产生不利影响。而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行动在经济上是能够达到合理化的,这使得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降低碳排放是实际可行的。
二是过度依赖传统化石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风险加剧,急需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资源的耗竭使得人们开始寻求如何降低对碳基能源的依赖程度。能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从世界能源储量、技术经济水平和开采强度来看,人类使用化石能源的经济成本将会越来越高,技术要求也越来越强。正是出于对能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考虑,研究和开发利用新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力投入的领域。
三是金融危机让世界重归理性,新形势下经济制高点争夺战的大幕悄然拉开。一年多以来,为了振兴经济、走出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将重点放在了新能源开发、节能技术、智能电网等领域,通过扩大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来实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云存储技术手册.pdf
- 云安全之我见.pdf
- 云制造智慧城市制造业的新模式与新手段.ppt
- 云安全与防护设计.pdf
- 云安全管理.pdf
- 云公司战略及业务研究.pdf
- 云家电项目建议书.pdf
- 云呼叫中心演进方案.pdf
- 云平台与融合.pdf
- 云安全防护技术.pdf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