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曲线.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曲线

Macroeconomics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Chapter V: 经济学家在总需求曲线上,其认识大致相同,但在总供给曲线问题上,分歧较大。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Section I: Aggregate Demand Curves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由产出水平来表示。总需求衡量了经济中各种行为主体的总支出,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影响总需求的因素有:价格水平、收入水平、对未来的预期、税收、政府购买、货币供给量等。 有效需求(2000年宏观经济学,概念解释,3分) 有效需求 总需求函数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为: 将第二式代入第一式,消去r,就得到了Y关于价格水平P的方程(the AD curve could be obtained by solving the LM function for r and plugging it into the IS function)。 II.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以下分析均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和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价格水平由P1上升到P2时,实际货币供给M/P减小,导致LM曲线左移,总产出由Y1下降到Y2,利率则由r1上升至r2。可见,随着价格的升高,产出水平将下降。 价格水平始终保持在P1,名义货币供给M/P增加,导致LM曲线右移,总产出由Y1上升到Y2,利率由r1下降至r2。可见,实际货币供给的增加会导致AD曲线右移。 价格水平始终保持在P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导致IS右移总产出由Y1上升到Y2,利率则由r1上升至r2。可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导致AD曲线右移。 (2000年,西方经济学,计算题,6分) 假设一个经济的消费函数是C=1000+0.8Y,投资函数是I=1000-2000,货币需求函数为L=0.5Y-1000,若中央银行的名义货币供给量M=5000,试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 10000r 又L = M / P,从而得到0.5Y – 1000r = 500 / P 两式联立消去r,得到该经济的需求曲线为 (2000年,宏观经济学,选择题,2分)不直接影响总需求的因素是 A.政府税收 B.政府购买 C.出口 D.私人投资 答: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why AD curve is sloping downward) 利率效应 实际余额效应 税收效应 进出口效应 (the foreign sector substitution effect) 汇率效应[蒙代尔-弗莱明效应] 跨期替代效应 (intertemporal substitution effect) 其中,利率效应和实际余额效应经常被提及;有时也通过实际汇率的变化来说明进出口效应。具体解释见下述。 (2003年,微宏观经济学,简答题,9分[共2问]) 总需求曲线为什么是负斜率的? liquidity trap)、AD曲线垂直的情况下,不存在利率效应。 实际余额效应[实际货币余额效应庇古效应(2001年,宏观经济学,选择题,2分) 如果价格水平持续上升,按照庇古效应,哪个因素会自动地起着抑制价格水平的作用? A.实际购买力 B.利息率 C.货币供给量 (2006年,微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5分) 实际货币余额效应 少本期消费,导致今年的总需求下降。这种由于现期与未来相对价格的变化所导致的总需求的变化,就是跨时期效应。 托宾-费雪效应(debt deflation effect, Tobin-Fisher effect) 价格水平的改变会导致债务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重新分配(changes in the price level redistributes wealth between debtors and creditors)。 影响总供给变动的因素 因素 AD的变动 1.收入↑ 右移(+) 2.财富↑ 右移(+) 3.人口↑ (Demographic: larger/younger households) 右移(+) .预期 预期通货膨胀↑ 左移 预期利率↑ 左移 预期收入、预期财富↑ 右移(+) .利率↑ 左移 .获得信用的容易度↑ (credit availability)右移(+) .投资↑ 右移(+) (government) 1.政府需求↑ 右移(+) .税收↑左移 .国外需求↑ 右移(+) DECEMBER, 2006 NOTES ON MACROECONOMICS M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