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阳名词解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阳名词解释

词汇解释: 【三晋第一村】:大阳镇总面积52.58平方公里,总人口28287人。因镇区人口约17000人,包括一分街、二分街、三分街、四分街、东街、西街6个行政村,村大人多,故有“三晋第一村”之称。 【冶炼之乡】:大阳是我国冶铁最早发源地之一,春秋时采矿和炼铁业兴起,大阳最早开始使用牛皮囊鼓风炉炼铁。战国时大阳成为我国北方各诸侯制造兵器所需生铁的重要产地。著名的阳阿剑便出于大阳。 【九州针都】:冶铁业的发达促成了商业的繁荣,特别是明清时期,由于工艺精细,质量优异,大阳制针业与广东佛山的制针业成南北呼应之势,分割了中国制针市场,并远销中亚的伊朗、伊拉克等国。古镇大阳也因此获得“九州针都”的盛誉。 【北齐千佛碑】:千佛碑原存在南河庵,南河庵创建于北齐河清二年(563年),明嘉靖年间,清康熙二十四年、三十五年均有维修。庵中有千佛碑,也称石法华造像碑,为珍贵文物,现仅存两块,存于汤帝庙。 【资圣寺】:位于菜市巷与东大阳老街交叉口,初名永建寺,为南北朝时期北齐高公主(高洋之女,大阳村曾有高公主府,故址在南坡头)建于文宣帝天佑四年(554年)。宋真宗天禧四年(1021年)中书门下牒改赐为资圣寺。 【针翁庙】:始建年代不详,1974年被拆,改建为公社机关驻地。 【娲皇庙】: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1959年被拆。该庙是孟天官一家五进士所建,主要供奉女娲圣母。其他各殿亦有神像,如火星爷、老君爷、马王爷、虫王爷、药王爷等。 【通济桥】:位于大阳镇南大门外,横跨在阳阿河上,又称“南大桥”。为元代建筑,1979年修建大板铁路专用线被拆除。桥南北向,全长十三丈,桥洞为弧形,直径三丈六,桥高伍长四,桥宽二丈四,桥头石狮成对。桥北有桥头碑亭。 【天柱塔】:位于大阳镇东南角,前河南岸一块巨大的磐石之上,明代万历丙子四年(1576年)始建,万历三十年(1602)年竣工,工期长达27年。塔高108尺,底面630平方尺,整体建筑呈八棱锥体,九层八面,层层出檐,各有特色。 【一塔二街三阁、四庙、八院、十三巷】:一塔为天柱塔,二街为大阳老街、大阳新街,三阁为文昌阁、西宫阁、水门阁,四庙为汤帝庙、娲皇庙、文庙、东岳庙,八院为常家大院、段家大院、关家大院、霍家大院、孟家大院、裴家大院、王家大院、张家大院,十三巷为建兴巷、菜市巷、早市巷、状元府巷、财神巷、吴神巷、西宫巷、钱市巷、开元巷、鼓楼巷、仁里巷、醋坊巷、永和巷。 【两横三纵】:大阳古镇旅游空间组织为“两横三纵”景观轴线。 “两横”景观轴线为老街景观轴线和新街景观轴线;“三纵”景观轴线为:西部三盛胡同-西宫巷轴线、中部状元府街轴线和东部开元巷-鼓楼巷轴线。 【剪纸】:大阳剪纸源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清,其风格粗犷、浑厚苍劲、线条流畅、手法简约,凡人物仕女、花鸟虫鱼、亭台阁榭,充分展现了北方流派的粗犷、雄壮、简练、纯朴的风格。主要代表作品有《连年有余》、《凤穿牡丹》、《喜上眉梢》、《水浒108将》等。 【面塑】:大阳面塑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阳人每逢过年过节或者红白喜事、满月做寿都会做各种不同造型的面塑,主要有《青狮白象》、《节节高》、《十二生肖》、《枣山》、《口离馍》、《蒸饼》等。是以上等白面为原料,经过设计、造型、蒸制等工序,蒸好后用红、黄、绿等色进行点缀,待其晾干后,即可食用或者是观赏。 【知死墓】:相传大阳的某个时代,这里的人一到六十岁,便携带上生活用品,住进了村外自己预先砌好的“知死墓”。这种墓一般建在向阳的土崖下,有半间屋子大小,砖圈,像个窑洞,里边有土坑。 【二鬼摔跤】:大阳二鬼摔跤是一人背驮着二鬼摔跤道具而进行表演的民间舞蹈,又叫“二娃摔跤”、“二喜摔跤”。 表演时,表演者背驮二鬼摔跤道具,通过表演者腿、背、臂等综合协调动作,给观众以两个“鬼”在摔跤的外观表现。此民间舞蹈已流传上百年,现面临失传境地。 【坩埚炼铁】:大阳境内矿藏丰富,在在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就已兴起,最初的炼铁技艺主要是坩埚炼铁。至今大阳各处仍然遗留有大量的坩埚。后来技术进步,逐渐发展为方炉、炒炉、高炉冶铁等。 【阳阿公主】:汉高帝元年(前206年)于上党郡之高都分设阳阿侯国,阳阿公主是阳阿侯的女儿,貌比西施,聪慧过人,精通音律,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无所不通,阳阿侯视若掌上明珠。编织、歌曲、舞蹈可谓阳阿公主“三绝”。汉代《淮南子》一书中还有“阳阿奏奇舞”和“阳阿薤露”的记载,相传汉成帝时,能歌善舞的赵飞燕在进宫前就曾在阳阿侯国学过歌舞。 【三斗三升芝麻官】:“三斗三升芝麻官”源自一个传说故事。大阳在历史上人文璀璨,仕官如林,官自一品至九品无官不备,可谓上无天子,下无典史。“三斗三升芝麻官”的故事反映了大阳历代仕官之多,在大阳还有一句广为流传的民谚为“有官不到大阳夸”。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