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缺氧(zhou )
第五章 缺氧(hypoxia) 本 章 主 要 内 容 缺氧(hypoxia)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 P50 3.47-3.6kPa(26-27mmHg):指SO2达到50%时的氧分压,反映了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的大小。 一、低张性缺氧(hypotonic hypoxia) 2、 外呼吸功能障碍 3、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1 室间隔缺损 2 肺动脉狭窄 3 右心室肥厚 4 主动脉骑垮 二、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 CO与Hb的亲和力是 O2的210倍,形成HbCO CO与Hb一个血红素结合后,将增加其余3个血红素对氧的亲和力 CO抑制糖酵解,2,3-DPG生成减少,氧离曲线左移 血氧指标的变化 三、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 组织血流量减少,引起供氧不足 .又称为低动力性缺氧。 四、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 在供氧正常的情况下,细胞不能利用氧而导致的缺氧称为组织性缺氧. 五、混合性缺氧 例如: 心衰主要表现为循环性缺氧,若合并肺水肿又可发生低张性缺氧。 感染性休克时可引起循环性缺氧,细菌毒素又可造成细胞损伤发生组织性缺氧,若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又伴有低张性缺氧。 第三节 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一.呼吸系统 代偿反应 损伤性变化 二.循环系统 代偿反应 2、肺血管收缩 肺血管收缩的机制: (1)电压依赖性钾通道介导的细胞内钙升高。 (2)缺氧时肺血管内皮细胞等合成和释放血管紧张素II、内皮素、血栓素A2等缩血管物质。 (3)肺血管α-肾上腺素受体密度较高,交感神经兴奋时肺小动脉收缩。 3、血流重新分布 4、毛细血管增生 损伤性变化 1、肺动脉高压 2、心肌舒缩功能降低 1)ATP 减少 2)肌浆网钙转运功能障碍 3)红细胞增多,血液粘度增高 4)心肌收缩蛋白破坏 血液系统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 中枢神经系统 急性缺氧 组织细胞变化 代偿性反应 缺氧性细胞损伤 细胞膜的变化 线粒体的变化 2、CO中毒,吸氧使氧与CO竞争与血红蛋白结合,加速CO与血红蛋白的解离。 3、组织中毒性缺氧解除呼吸链酶的抑制是治疗的关键。 4、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吸氧作用较小。 本章小结 掌握:缺氧的概念 各型缺氧的原因、血氧变化特点及机制 缺氧时机体功能及代谢的变化 2、线粒体损伤: 3、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B1是丙酮酸脱氢酶的辅酶成分,维生素B1缺乏可因丙酮酸氧化脱羧障碍影响细胞有氧氧化过程。 维生素B2是黄素酶的辅酶成分,维生素PP是辅酶I和辅酶II的组成成分,均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血氧指标的变化 1、PaO2、 CO2max 、 CaO2和SaO2正常。 2、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3、皮肤可呈玫瑰红色: 呼吸深、快,肺通气量?,吸入氧? 1、 PaO2 颈动脉体 主动脉体 反射 呼吸 中枢 O2 O2 O2 胸廓运动 胸腔负压 回心血量 心输出量 人刚到达4000米高原时,缺氧使肺通气量增加 久居后,肺通气量逐渐下降。 2-3日肺通气量明显↑。 长期居住高原者呼吸运动增强不显著。 高原肺水肿 主要症状体征:呼吸困难,咳嗽,血性泡沫痰,肺部有湿罗音,紫绀。 机制:缺氧引起血管收缩,回心血量↑,肺血量急剧↑,肺毛细血管压力↑。 中枢性 呼吸功能衰竭 主要表现:呼吸抑制,呼吸节律和频率不规则,肺通气量减少。 机制:当PaO230mmHg时,缺氧对呼吸中枢的直接抑制作用超过PaO2降低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兴奋作用,发生中枢性呼吸衰竭。 心输出量增加,肺血管收缩,血流重新分布,,毛细血管增生 PaO2 兴奋交感神经 心率↑ 心收缩力↑ CO 呼吸中 枢兴奋 胸廓运动增强 回心血量↑ 1、心输出量增多 意义:调整肺内血流与通气量的比例,获得较高的PaO2。 O2 O2 PO2 PaO2 O2 PO2 PaO2 PaO2 PO2 PaO2 V/Q=0.8 V /Q<0.8 V /Q = 0.8 O2 皮肤,黏膜,腹腔脏器 血管收缩 意义: 保证心脑功能 心,脑血管扩张 毛细血管密度增加,缩短氧弥散至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