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鲁凯族为例-国立彰化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中心
台灣「原住民文化與科學」教學資源之研究-以魯凱族為例
計劃主持人:廖秀芬
執行單位:台中市中正國小
教育部九十八年度中小學科學教育專案補助研究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多納魯凱族的在地文化概念,進行科學的探究,建築時不用一根鋼鐵,不用任何石灰泥,即可建造出獨特又堅固的房子祭典慶典期間有意結婚的男女青年由男方抱著女方繞一圈,進到繩索處利用共振的原理順勢在每一個下降的瞬間使力盪不或缺的重要物品
壹、緒論
一、研究計畫之動機與背景
誰說科學只能存在實驗室誰說實驗一定需要昂貴機密儀器誰說原住民不適合學科學正好將此逐一推翻,隨手取得的,一片片,以不同方式組合,便形成一魯凱族,去印證現代科學的知識,從科學的觀點來詮釋原住民文化。為起點,原住民的傳說傳統建築、生活器原住民文化引導原住民文化科技巧思,提昇創意以文化融入科學的方式,從在地文化回應的概念,進行科學的探究,發展以原住民知識體系為內涵的科學研究,成果為學校教材。
台灣原住民文化之美,不僅止於歌唱、舞蹈、祭祀、慶典、狩獵及飲食等表層生活上,其實有許多的智慧是深藏於其底層。為能深入瞭解原住民生活文化中的科學,看見原住民生活文化的智慧
2.探討魯凱族多納部落與眾不同的文化特色。
3.調查茂林國家公園多納地區的地形景觀與可利用的動植物資源。
4.以魯凱族多納部落的生活經驗為主軸,將蘊含有科學概念的魯凱族生活經驗完全融入科學領域中,編製與科學概念相關的教學活動設計,讓魯凱族學童能從豐富多元的文化中,自然地學習其科學概念、科學原理,達到文化與科學「e樣行」的行為目標。
5.以科學教育的長期目標為經、短期目標為緯,建立一套原住民各個族群自然資源利用之科學教材資料庫。
6.以文化融入科學的方式,從在地本位課程和文化回應教學的概念,從原住民日常生活與文化之中,發展以原住民知識體系為內涵的科學的研究,成果可匯聚成為學校內可使用之文化回應科學教學教材。能提升學生對於科學學習之興趣與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從文化中探索科學概念之態度,激發學生科學研習之興趣與獨立研究之潛能。貳、文獻探討
一、原住民文化與科學
原住民生活世界中有很多生活智慧具有科學原理的架構,諸如原住民生活經驗中的時間概念、原住民生活經驗中的空間概念、原住民生活經驗中的母語、原住民生活經驗中的食物、原住民生活經驗中的自然資源、原住民生活經驗中的住屋用具、原住民生活經驗中的娛樂與科學學習等(依憂樹.博伊哲努,民88)。
近年來,從科學的觀點詮釋原住民文化漸漸形成一種趨勢。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英語系國家的科學教育界,除了重視原住民科學教材的研發,更以此創意的方式保存原住民文化。有鑒於原住民科學教育的發展趨勢,國立台東大學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的經費支持下,以「阿美族的植物世界」為主題,由台東地區阿美族人士協助採集各部落的樹皮衣、竹砲、魚藤等文化素材,並結合生物學、化學、物理學、科學教育等領域的學者專家,從現代科學的觀點來分析其中的科學概念與科學原理。參、研究方法
一、居民訪查
(一)蒐集多納魯凱人文化與人文特色等有關資料。
(二)訪視多納魯凱族居民的歲時祭儀與傳統生活習性。
(三)訪談多納魯凱族居民對自然資源利用的概況(例如祭儀、建屋、編織及民俗植物利用等)。
二、自然資源科學教材的調查
(一)調查茂林鄉多納部落居民,所使用的生物資源之種類、用途
與辭彙。
(二)調查茂林鄉多納部落居民蘊含科學概念與科學原理的生活器具。
(三)調查茂林鄉多納地區的地形與地質景觀。
(四)比較魯凱族各部落間所使用植物辭彙的差異。
三、蒐集高雄縣茂林鄉多納原住民生活經驗中的科學教材:
(一)生活器具與科學教材。
(二)編織與科學教材。
(三)住屋器具與科學教材。
(四)祭儀用具與科學教材。
四、鄉土科學補充教材編製
(一)以茂林鄉多納魯凱族的生活經驗為主軸,編製鄉土性科學教材,將蘊含有科學概念的魯凱族生活文化完全融入科學領域中,例如可利用的動植物教材。
(二)以茂林鄉多納魯凱族的傳統祭儀為主軸,編製鄉土性文化(祭
儀或編織)教材。
(三)以茂林鄉多納魯凱族的傳統住屋為主軸,編製兼具文化與科
學的石板屋創意教材。
肆、研究成果
一、多納部落自然資源與環境生態概述
(一)茂林鄉地理環境概述
茂林鄉地質屬於硬砂岩、板岩及千板岩,山地大都是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石板屋、石板雕隨處可見,尤其是石板屋可稱為茂林風景區的代表性景點以粘板岩砌成的石板屋子為四方形,建築過程不用任何鋼鐵和石灰泥,僅以木材做為支架,即可建造出魯凱族人獨特又堅固的房子。屋裡的陳設也是清一色的石板,看起來似乎又矮又黑,卻充份發揮冬暖夏涼的特性,建築的造形和寬敞的庭園,更是一般建築所不及夏季常出現暴雨,加上梅雨及颱風帶來大量的水份,造成山坡地土壤沖蝕,切出峽谷景色。溫泉、山谷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