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元代工艺美术第二节染织
教学目的:学习元代染织工艺
教学重点:元代染织工艺种类
教学难点:元代棉织工艺成就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2课时
元代纺织、印染、刺绣等工艺,继宋、金之后又有不少进步和提高,其中江南丝织业尤为发达,产品远销大都及其他城市。元朝内廷设官办织绣作坊80余所,产品专供皇室使用。绫绮局、织佛像提举司等官办织绣作坊所绣织的御容像、佛像等,应是元代织锦业重大发展的代表,纳石失则是其丝织业的新成就。具有悠久历史的蜀锦仍盛行不衰,著名者为蜀中十样锦。绫、罗、绸、缎、绢、纱等各地均有织造,其中缎织物业已成熟,益臻精美,集庆纱、泉缎、魏塘机绢等都是元代丝织名品。缂丝似较南宋朱克柔等人缂丝稍嫌退化,但仍具有一定水平。棉、毛织业的兴起与发达也是元代纺织工艺的重大成就。花毯、花毡工艺的发展与蒙古族的生活起居有紧密的联系,大毯有的长达16.67米,宽7.5米,足知作坊规模非同一般。刺绣仍是城乡女红的副业,尚未形成地方名绣。印染业是纺织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染缬又有它独立的审美价值,此时的松江棉布印染,其效果如同绘画般精巧细致。
织金锦
纳石失(纳失失、纳赤思、纳阇赤),当译自波斯语。最尊贵、影响最大的面料。它最初是由阿拉伯工匠以金丝色线织成,地色与金丝交相辉映,富丽堂皇,故亦名织金锦,对后世织金锦缎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棉织品
历史:地域偏远,发展缓慢。入元改变
著名产地:松江(在今上海)
黄道婆贡献:带来先进工具和技术,传授邻里
装饰的变化:先织纹,元晚期印染图案
黄道婆在棉纺织工艺上的贡献体现在:
捍(搅车,即轧棉机) ,改进了用手剥棉籽的原始方法,运用了轧车,进入了半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功效;(二)弹 (弹棉弓) ,改进了此前弹棉的线弦竹弧,改用4尺长装绳弦的大弹弓,敲击振幅大,强劲有力;(三)纺 (纺车) ,改革单锭手摇纺车为三锭脚踏棉纺车;(四)织 (织布) ,发展了棉织的提花方法,能够织造出呈现各种花纹图案的棉布。
三、丝织品
丝织兴盛:仅中央性官府织染作坊即有64所以上
官府作坊常规模很大:东织染局3006户
重要产区:杭州一带、两都一带
托:特殊的织物长度计量单位
织染的发展:缎的成熟
织金锦的繁荣
棉布的普及
毡罽的盛行
著名丝绸品种汉地锦、大都等地的官府产品、蜀锦
1.纻丝(缎)
特点:表面浮线较长,光滑、柔软、亮泽
历史:
宋欠成熟
元备受喜爱,官府作坊的主流产品
明清大发展,成为代表性丝绸品种
2、 刻丝
已知的一般制品仅产在嘉兴民间
中叶以前,实用品为主流
后期,宫中刻丝已带较多的欣赏性质
3、织御容和织佛像
图案:已故帝、后及王、妃的大幅肖像
用途:供奉祭祀
制作:官府作坊为皇家织造。先画后织
工艺:当为刻丝
工艺家:阿尼哥是现知制作的第一人
4、刺绣
实用性刺绣的兴盛
绣佛经
色彩——单色织物流行
白蓝红褐绿黑的常见与原因
图案(除纳石失、撒答剌欺)——
题材:花卉主流
八吉祥:宝轮、法螺、宝伞、宝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8种藏传佛教吉祥物。入元,开始进入内地装饰
吉祥图案
装饰方法
织、绣为主,还有绘画、印金
帝王亲贵奢华,常以珍珠、宝石装饰
5、毡罽
定义:
毡,用羊毛等经湿、热、挤、压等制成的片状材料
罽,细密的毛织物
统治集团重视:两都一带,官府毡罽作坊已知有16处
用途:蒙车、籍地、铺陈、障蔽、裁衣制服
毡的装饰方法:染色、刻毡
罽装饰方法:染色、刺绣、织金
西域毛织物源源进入中土
作业:织金锦定义?
棉纺织工艺成就?
小结:元代丝织品中,织金最有名“纳石失”。元代在弘州和荨麻林都有纳石失局。弘州即为今原阳,荨麻林在今万全西北。据记载,元时曾从外地移入3300多户回族工匠,他们都擅长织造纳石失的制作技术。
元代金锦生产的兴盛,有其社会原因。首先就是贵族统治者的享受挥霍;其次是用金锦作为赏赐品;此外也与喇嘛教的盛行有关。
马可波罗游记曾记载了当时元代京城大量采运丝织品的情况:“百物输入之众,犹如川流之不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