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南省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调研测试题
语 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现代文阅读(10分)
1.D。(一个时代的作品具有一个时代特定的审美情趣,而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美感是可以超越时代的,如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今天仍然能给人以遐想、冲动和震撼。)本题3分。
2.A。( 施特劳斯从指挥席上逃走,主要是忍受不了《蓝色多瑙河》原作的美感被打击乐的演奏破坏殆尽。)本题3分。
3.C,D。(A,两个分句之间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不是必然的转折关系;B,创作出美感厚重而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仅靠提高作家的哲学素养这一条件还不够,还要有生活积累的客观条件;E,不能把“文学男女”狭隘地理解为“文学青年”,解决文学美感的问题显然应该是所有文学工作者的职责。)每空2分。本题4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4.C。(每:每次。)本题3分。
5.D。(D项第一句中的“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却”,第二句中的“而”为承接连词,可不译;A项“为”均为句末疑问语气词,可不译;B项“乃”均为顺接连词,可译为“于是”、“就”;C项“以”均为目的连词,可译为“来”。)本题3分。
6.B。(原文指元德秀侄子长大了,准备给侄子娶妻,而不是自己娶妻。)本题3分。
7.(1)已经答应他了,不能背弃约定。如果受牵累,我一个人承担罪责,不牵连到其他人。(大意2分,“许”“负”“坐”各1分。)本题5分。
(2)(元德秀)所得到的俸禄全都用来供给那些孤儿弃儿穿衣吃饭。(大意2分,“衣食”“人之孤遗者”各1分。)本题4分。
评分示例:
(1)
示例1(5分):我已经许诺答应这件事,不能背弃约定,如果有什么后果,我来承担责任,不会波及连累其他人。(整体语言不简洁,“累”等个别词翻译不准确,但不影响大意,不涉及得分点,给满分。)
示例2(4分):已经答应他了,就不能失约。如果受到牵累,我一个人担当罪责,不牵连别的人。(4分。“负约”译为“失约”,表意不清晰,扣1分。)
示例3(3分):(我)已经答应他,就不可以违背约定。即便是累赘,我也一个人承担,不会殃及他人。(3分。漏译“坐”字,扣1分,“即便”“累赘”“殃及”等词影响整句大意,扣1分。)
(2)
示例1(4分):(德秀)所得到的奉禄,全部为那些孤苦伶仃且无依靠的人买衣服和食物。(大意正确,得分点翻译准确,给满分。)
示例2(3分):德秀把他所得的奉禄,全部分发给孤寡老人和孩子。(3分。漏译“衣食”扣1分。)
示例3(2分):他所得到的奉禄,都用来给了孤遗的人。(2分。漏译“衣食”扣1分,“人之孤遗者”句式理解正确,但“孤遗”未翻译,扣1分。)
8.C。(从诗歌第五句开头的“空余”二字可知并无“超然物外”“寄情山水”之意,颈联表现的是诗人坚持操守,不随波逐流,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人生态度。)本题3分。
9.“恨”字更好。(1分)“恨”即“遗憾”,也含“怨恨”之意,“不恨”准确表达了诗人虽被流放却观赏到奇绝的海天美景、领略到独特的海南风情因而不遗憾不怨恨的情感;体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乐观的精神。(4分)“悔”指“后悔”,诗人是被贬而非主动到海南,无从后悔,用“悔”不符合诗意。(1分)(从“悔”字更好的角度回答,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可适当给分。只答第一问而不说明理由不给分。)本题6分。
评分说明:
(1)表明观点给1分,未接下来说明理由不给分。
(2)对“恨”“不恨”的理解和阐述正确全面给2分。“恨”理解为“怨恨”不扣分,只答理解没有阐发给1分。
(3)主旨表述准确给2分。答“无意仕途”“追求宁静”等给1分,答“热爱自然”等不给分。
(4)指出用“悔”字不如“恨”字给1分。
(5)从“悔”字更好的角度回答,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适当给分。
示例1(6分):我认为“恨”字更好。此诗表现诗人遭人诬陷被流放,现今终遇赦时的释然,达观和喜悦之情。“恨”有怨恨、埋怨的意思,更能体现诗歌豁达乐观的主旨。而“悔”字有后悔的意思,并非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所以“恨”字更好。(理解正确,表达准确全面。)
示例2(5分):我认为“恨”更好。因为作者是由于遭到迫害而被流放的,在此期间生活非常艰苦,作者也遭受着身体和心灵上的伤害,用“恨”字能暗示作者生活的艰苦,处境的悲惨,也借此衬托作者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无意仕途,追求祥和美好的心境。“悔”则不能。(对“恨”的内容回答全面,给2分;主旨表述有偏差,给1分;其它要点答对,总体给5分。)
示例3(4分):我认为“恨”字更好。表现了作者在长期遭受迫害后得以解放的喜悦,起着对比的作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豁达、乐观。“悔”字就没有这样的效果。(未回答对“恨”的理解与阐释,扣2分,其它要点回答正确,得4分。)
10.(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孰能无惑? 终不解矣? 道之所存?
(2)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