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帝文献的资料之一
(一)逸周书《逸周书》,相传是孔子编《书》时未入选的遗文。《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周书》71篇即此书。其中《尝麦》篇有一段文字,记述了黄帝伐蚩尤的故事。据李学勤研究,《尝麦》篇肯定是西周文献,具体年代可能是穆王初年。这样,《逸周书》就是现存古籍中最早记载黄帝事迹的古文献。有晋孔晁注, 10卷; 清朱右曾集训校释,10卷,逸文1卷。这里的选文,依据的是《景印元明善本丛书·古今逸史·逸记》本。卷六 尝麦昔天之初,□〔诞〕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宅〕,司□□上天未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用名之曰绝辔之野。乃命少昊请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故曰质。天用大成,至今不乱。(二)左传《左传》,相传为左丘明所作,因为解《春秋》经而作,故又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史。左丘明(前556—前451),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双目失明,曾任鲁太史。与孔子同时,或谓在其前。其所作《左传》在东汉中叶以后传诵渐盛, 贾逵、 服虔等都为之作注。后来通行的是西晋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唐孔颖达作疏,名为《春秋左传正义》。宋以后列入《十三经注疏》。这里的选文,依据的是今人杨伯峻《春秋左传注》(1988年中华书局版)。僖公二五年(晋文公)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昭公一七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三)国语《国语》,相传为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撰。21卷。中国最早的国别史,记载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史事。宋刻明道本、 公序本为最早的版本。 这里的选文, 依据的是《四库全书》 本(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卷四 鲁语上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故有虞氏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卷一○ 晋语四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惟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女吉、儇、依是也,惟青阳与仓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同德之难也如是。昔少典取于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四)周易《周易》,现存中国最早的占筮书。分“经”与“传”。“经”载六十四卦,称《易经》,由阳爻、阴爻组成八卦,又互相重合而成六十四卦。“传”是后人解经的言论,即《易传》,由七部分组成,分为十篇,称“十翼”。这里的选文,是节录《十三经注疏》本“十翼”中的《系辞》部分。周易系辞下第八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五)竹书纪年《竹书纪年》,亦称《古文纪年》、《汲冢纪年》。编年体史书。晋太康年间发现于汲郡(今河南汲县西南)战国魏襄王墓中,当系战国史官所作。此本唐以后渐佚,至南宋时仅存3卷。明嘉靖年间,又出现《竹书纪年》2卷,遂称汲冢所发现本为《古本竹书纪年》,明嘉靖年间出现之本为《今本竹书纪年》。古本记事起于夏代,今本记事起于黄帝。所记史事多与传世史籍有异,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 这里的选文, 古本依据朱右曾辑、王国维校补之《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今本依据清人徐文靖《竹书统笺》(《四库全书》本)。古本竹书纪年辑校黄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彻者,削木为黄帝之像,帅诸侯朝奉之。黄帝死七年,其臣左彻乃立颛顼。黄帝至禹,为世三十。
今本竹书纪年黄帝轩辕氏,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光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寿丘。生而能言,龙颜,有圣德。能劾百神,而使之。应龙攻蚩尤,战虎豹熊罴四兽之力,以女魃止淫雨。天下既定,圣德光被,群瑞毕臻,有屈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