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民族识别原则的转变胡鸿保张丽梅-社会学视野.PDFVIP

刍议民族识别原则的转变胡鸿保张丽梅-社会学视野.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刍议民族识别原则的转变胡鸿保张丽梅-社会学视野

刍议民族识别原则的转变 胡鸿保 张丽梅 (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学系 100872) 内容提要:1950年代开始的中国民族识别取得卓著的成绩。1980年代之后, 一方面实际工作仍在进行,另一方面费孝通等民族学家也对此项活动做过不少理 论总结和学术反思。本文以近年贵州黎族的生成及对穿青人身份归属的一种建言 为切入点,探讨两个不同时代民族识别标准的差异,指出当前工作中观念已经发 生很大变化,“主观意愿”的权重相对于“客观标准”而言,有上升的迹象。至 于对实践中产生的结果如何结合国外思潮进行新的理论提升,则尚有待民族学家 的深入思考和广泛讨论。 关键词:民族识别,认同,黎族,土家族,穿青人。 一、呼唤《族籍法》,反应冷淡 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实地调查资料,贵州侗族学者石开忠撰文指出, 在一些民族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错报民族成份的人口,其中典型者有贵州的黎族、 京族、独龙族、高山族、东乡族、仫佬族、毛南族、水族、彝族,以及湖南白族 和云贵两省的土族。在此基础上,石开忠分析了民族成份错报的三种情况:1) 将民族自称错报为与之读音相同、相似或相近的民族成份,如布依族的自称“水 家”、“夷家”易误报为“水族”、“彝族”;2)将民族他称错报为民族成份,如贵 州“高山苗”申报为“高山族”,居住在县城东边一个乡范围的苗族申报为“东 乡族”;3)将未识别民族的名称报为与其相似或相近的民族成份,如贵州的黎族、 京族、独龙族、仫佬族分别由未识别的“里民”、“南京人”、“龙家”、“木佬人” 错报而来。鉴于此,石开忠提出两点对策建议:一是加强对有关“民族”知识的 宣传教育工作,二是制定《族籍法》,使民族成份的变更和申报有法可依。唯有 双管齐下,才能既避免“民族”知识欠缺导致的“无意”错报,又杜绝实际需要 与利益导向的“有意”错报。(石开忠,1995)然而十多年过去,学界及政府有 关部门对于《族籍法》反应冷淡,难免让人对其可能性产生质疑。个中因由,可 第 1 页 共 10 页 从我国民族识别的历史进程和现实疑难中窥知一二。 二、官民对话:从打造“56”到定格“56”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平等方针的感召下,许多族体和地方共同体纷纷 提出自己的“族名”,要求承认其民族地位。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自报登记 的民族名称达 400 多种,自称、他称、支系名称、汉语译称与地区性习惯称呼混 杂在一起,不利于民族政策的真正落实。为了弄清楚这些要求识别的人们共同体 哪些是汉族的一部分,哪些是少数民族?如果是少数民族,他们究竟是一单独的 民族、还是某个少数民族的一部分?民族识别工作由此正式拉开帷幕。 经过大量艰苦卓绝的实地调查、情况分析、比较、识别和归并工作,民族工 作者和民族学科研究人员于1954年前确认了38个少数民族,1954年到1964年 间确认了15个少数民族。此后,1965年,确认珞巴族为单独民族;1979年,确 认基诺族为单独民族。至此,“56 个民族 56 朵花”的基本格局已然打造完成, 但民族识别工作并未因此而宣告结束。事实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识别 工作在拨乱反正、落实政策的旗帜下恢复开展,重点是在一些地区对一批人的民 族成份予以恢复、更改,以及对一些要求识别为少数民族乃至单一少数民族的人 们共同体进行辨别、归并,但总的民族数目却没有再增加,民族识别由“打造 56”走到了“定格56”。 三、辨异与靠谱 新时期民族识别政策的落实遇到了问题,实践者一方面要在相邻的地方族群 之间依据文化差异来划界,即“辨异”;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在确定族群身份时比 照已经存在的民族名单来进行“有限制的选项”,即“靠谱”。于是族群的“自称” 与“他称”间的协商较诸前一阶段更为困难。 首先让我们看贵州“黎族”生成的例子。 第 2 页 共 10 页 众所周知,黎族自古以来就生息在海南岛上,岛外没有黎族的成片聚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